第4部分 (第1/4頁)
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究竟怎樣的棋形才算好看,大概局外人沒法知道。講究棋形,對他來說就是重視下棋的全部過程,重視每一個區域性,而不僅僅是那個結果。結果只是整個事件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它代替不了其他部分。這種風格和習慣最後影響到了很多人,不僅是齊國,還是周邊一些國家,甚至波及今天的海外地區。最高明的棋手對棋形有一種苛刻和痴迷。只片面追求贏棋的人,往往是品級較低的。
相傳那個東萊人由於過分注重棋形,終於導致了連連的失敗。不少虛榮的毛頭小子也擁到老人那裡,以贏了老傢伙多少盤棋而自詡,到處標榜自己。他們發現老人輸棋越來越多,卻越來越高興。這種情形過了許久之後,才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老人按下一個的時候幾乎不假思索,出手飛快,雙眼眯著,似乎不再仔細分辨棋局,卻十有八九能贏。這樣的對弈進行下去,不知多少人敗下陣來。大家這才弄明白一個問題,就是老人的棋術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出子不加盤算,直奔心目中那個好的棋形,而這個形又隨著棋局自然而然地在棋盤上衍生出來,就像一朵花在陽光雨露下自然而然地開放一樣。隨著一個理想棋形的生成,一局棋也就完成了。老人眼裡只有一個完美的棋形,而不知道輸贏。老人滿臉微笑地看著終結的棋盤,這時並不關注也不知道彼此誰贏誰輸,他只知道這局棋的棋形是美觀的,他因此而滿意和高興。
世上的許多事情與東萊人的那一盤棋是一樣的,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其實都是相同的。手段與結果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東萊人用一盤棋表達得清清楚楚了。有人為了能夠最終取勝,任何手段都不會顧忌,哪裡還會在乎什麼棋形的美醜。而那種極度追求完美、信守一種以義理的觀念,會在生活中形成很大的影響,以至於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改變一個時期的政治和經濟格局。
人們耳熟能詳的那個宋襄公打仗的故事,今天看就不僅是有趣和可笑了。那是一次楚國前來進攻宋國,宋襄公親自率軍自衛的戰役。那一天黎明時分,楚軍開始渡河了,有人向宋襄公建議說,敵軍渡到一半的時候我們就殺過去吧,這樣一定能夠取勝。宋襄公說,我們在人家渡河的時候就開打,這算什麼仁義之師!等到楚軍全部過了河並開始佈陣時,又有人勸宋襄公,趁對方亂哄哄地佈陣,我們發起衝鋒吧。宋襄公制止道,人家還沒布好陣我們便開打,這也稱不上仁義之師!一直等到敵軍佈陣完畢,宋襄公這才宣佈開戰。他在整個戰鬥中身先士卒,英勇無畏,一直衝在最前頭,以致衝到了敵陣中央,身負重傷。
這個故事中的宋襄公被後來人稱為“蠢豬”。這是這個極其“愚蠢”的人領導的弱小宋國,卻能夠在春秋時代位列為五霸之一。整個故事的確發人深省,宋國的軍隊當時面對的是洶洶來犯的敵軍,而不是什麼演習和遊戲。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能夠信守義理,遵循戰爭規範,不能不說體現了人性中最為寶貴的一面。這種時候是摻不得假的,人性的尊嚴和無恥,可以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從另一個方面檢驗了人的勇氣,即在最危險的時刻能否維護心中的價值準則。這需要多麼強大的信念。這在只問結果不問手段的人那裡,永遠也得不到理解。
手段與結果往往會相互彌補、相互映照。以卑劣的手段獲取的勝利往往是區域性的、暫時的、難以持久的。粗卑的勝利仍然還要以最終的失敗作為結局,這在人類歷史上常常得到證明且絕不鮮見。偉大的文化和傳統,有時候真的會孕育一次失敗,但這並不是最終的結局。前面說過,最理想的棋局,當然是美好的棋形與適時而至的勝利雙雙來臨。
人在生死之間的選擇,的確最能凸顯一種文化的力量。偉大而優雅的文化所具有的決定力,常常會以一些不可思議的、極端的例子表達出來。往前翻一下史書,人們會記得有一個叫嵇康的人,記得他的“廣陵絕響”。在即將被處死一刻,嵇康對劊子手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就是讓他最後彈一支曲子。他彈了一曲《廣陵散》,說此曲從此已成絕響,然後從容赴死。另一個真實的故事離我們稍稍近一點,那就是清末的譚嗣同。他是參加變法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事發後清廷殘酷鎮壓,大舉搜捕“亂黨”,譚嗣同本來是最有條件逃脫的人,卻在最後一刻放棄了出逃,慨然受死,要“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喚醒一個沉睡的民族。他的一段話足以警醒萬代:“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離我們更近的例子是瞿秋白,他在行刑者面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此處甚好”,然後唱著《
《讀者出版集團吉西平被查》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