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體面的結束 (第1/2頁)
快樂的小橙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史中的記載,完全是為了給皇帝一個面子,美化一下而已,真實的現場是怎樣的?明景山上根本就沒有壽皇亭這一建築,只有四間殿,壽皇殿、永壽殿、觀花殿、觀德殿,其中的少年宮就是以前的壽皇殿。這裡距離崇禎皇帝上吊的位置相當遠,兩者混為一談,有點說不過去。畢竟現代人見到的,都是乾隆年間修建的。
明朝的很多記載都是清朝寫的,很有可能是根據清朝實際情況而寫出來的。
馬小帥記得非常清楚《甲申傳信錄》,這裡面說的巾帽局自縊而死,寫的這個人呢是錢幟。崇禎皇帝剛愎自用,他的性格決定了,他不能投降,危險時刻,想逃出去恐怕是不可能,實在沒辦法了就是,來到景山,選擇上吊,這個說法也有漏洞,3月21日,景山上發現的崇禎屍體,死在巾帽局,這裡距離景山還有一段距離,所以也不太可能。
馬小帥提前就來到了煤山,看看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歷史上崇禎皇帝雖然是死了,但這就是真實的歷史,偏偏留下了疑問。聾道人寫的《遇變紀略》,說崇禎皇帝三月十八日,透過東華門直接給跑了。
《烈皇小識》寫得又不一樣,說是李自成進了北京之後,過了三天,發現崇禎皇帝和王承恩自殺了。《甲申紀事》記載的雷同,可以基本上確定,李自成是19日進入北京的,22日才搜查到了崇禎的屍體。
馬小帥覺得問題大了,如果說崇禎皇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皇宮的地方並不大,李自成肯定要對整個皇宮搜查一遍,為什麼用了三天的時間才發現屍體?
問題是你就算是發現了屍體,你怎麼確定?這就是崇禎本人,面部被長頭髮蓋住了,現場的人也看不清楚,這是不是李自成在造假,崇禎皇帝逃出了北京?
馬小帥就在煤山安靜的等待,如果真的是李自成進了北京城,沒有發現崇禎的屍體,自己就沒有辦法做天下,就必須搜查,找不到了。
就像《遇變紀略》所寫的,崇禎皇帝逃跑吧,帶著自己的太子,李自成找不著,就用了一具屍體,謊稱,崇禎皇帝上吊自殺,這種機率也是存在的。
朱三太子在康熙年間是被找到了,就是一個教書先生,問題是清朝政府並沒有透過兒子找到崇禎皇帝,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歷史記載的有問題。
畢竟崇禎皇帝死了之後,南京很快就有了新皇帝,滿清政府進入北京之後,究竟是崇禎皇帝死在了路上,還是死在了北京,這樣又多了一個謎題,畢竟很多人要吃飯呀。
明史·莊烈帝寫得確實,崇禎非常好,至少死的時候遺言非常的不錯,但是記載的遺言和明史不一樣。
馬小帥記得非常清楚趙士錦的《甲申紀事》,寫的就是王承恩在崇禎的左手上寫下天子二字,當時的崇禎穿著藍袖道袍,紅色的褲子,一隻鞋,另一隻光著腳,頭髮非常亂。問題這是一個當時見到的太監說的。
這就說明崇禎皇帝想逃跑,換衣服也沒跑得了,皇帝選擇逃跑,這好像有點說不過去。楊士聰的《甲申核真略》,這個人名聲不好,但是記載的呢,又有一點不一樣。他說的話呢,也是一個太監說的。
就在馬小帥回憶的時候,突然見到兩個身影出現了,這不就是大太監王承恩,還有所謂的崇禎皇帝嗎?兩個人氣喘吁吁地坐在地上,“王承恩,李自成的大軍都進了北京城,朕在皇宮裡,居然什麼都不知道,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
王承恩用哭泣的聲音回答,“這些大臣們總是扯犢子,滿口胡說八道,我也不清楚啊。”
“朕後悔了,如果東廠和錦衣衛還存在,朕怎麼會不知道真實的情況,這是當初你這個狗奴才,給朕的建議,朕知道你也是被忽悠了。”
馬小帥這才明白,此時的崇禎皇帝,基本上就是一個聾子和瞎子,大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是看不見也聽不見,根本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看來這個外國人湯若望記載的還是非常準確的,皇宮裡的太監本來就貪財,隱藏貴重的東西,這也是正常的。對於一個太監來說,誰當皇帝都一樣,重要的是自己得有錢有權利,他們本身身體的殘缺,心裡就更加變態了。
但是湯若望也是一個外國人,面對金錢的收買還是選擇了金錢,最終歪著嘴說太監幹掉了大明朝。
其實在最後的時刻,皇宮裡擁有足夠的武器裝備,可是沒有辦法了,有人開啟了大門,畢竟大臣可不會跟著皇帝,換一個皇帝,自己能夠過得更好,能夠立下功勞。
崇禎皇帝發現自己已經走投無路,帶著一百多太監,還有
《朱重八哪裡跑我是你小舅子》 第586章 體面的結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