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弘治十五年 (第1/2頁)
紫微不是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屋裡面擺著許許多多的織機,女工們穿著青布衣物在那裡織綢,如此過來一連三十幾間大屋都是女工織布。跨過一個一百來米寬的空地,又是一連幾十間屋子,這卻全是男工了。再過去卻是一個小小的港口,停著幾艘大船,精壯的工人們扛著生絲在那裡卸貨。連著港口就是幾間修的十分軒敞的屋舍,這就是倉庫了。
宿舍卻是泥牆黑瓦的房子,看起來雖然有些破舊,卻也是一排排整齊有序的,每家門前都有一塊不大的菜園子,裡面種著小蔥,青菜等物。原來被堵的水渠又被挖通,如今流水潺潺,看起來也還好。
逛了這些地方,杜若又回了這邊賬房的地方。逛了這半晌,杜若也餓了,刑武便要請杜若去吃飯。杜若聽說這裡還有食堂,便拒絕了,只說在食堂裡吃就行了。刑武勸了幾下見杜若堅持,也就罷了。
徐貝娘倒是勸杜若,這裡吃的就是些粗茶淡飯,怕小公爺身份尊貴,吃不習慣。杜若略笑不說話,依然堅持,徐貝娘才罷了。杜若是微服而來,紡織廠下面的人也都不知道這項產業是國公府名下的,因此大家都以為是哪家少爺來這裡考查,這也是常見的。因此並不十分關注杜若,杜若也十分滿意這種狀態。
中午午時有人撞鐘下工開飯,每人拿著銀錢去買一份份分好的飯菜,旁邊的青菜湯是添頭。杜若看過去,伙食在這個時代還是不錯的,白米飯,素炒青菜,肉末豆腐,一概只有十文錢一份。男子的再加上五文錢便可多要一個大包子。那邊還有賣小炒的鋪子,賣些肉菜等物。
食堂都是為單身的漢子準備的。場中每月定時發下糧菜,在家中自己做菜要便宜許多,家中有人的多半都是自己弄菜吃。至於不領這些東西的,男人每月一千個銅錢的補助,女人每月八百個銅錢的補助。廠裡是一天三頓,不同於外面。早飯,晚飯,吃些粥菜都不用那麼多錢,省省也還是夠的。
杜若也不會沒眼色,專門去吃人家工人的飯。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這樣的水平,實在差的太遠,但是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這樣的東家已經是很厚道得了。至少每天還能有些油水,要知道去當學徒是連飯也吃不飽的。
在賣小炒的鋪子,杜若點了一份香乾炒肉,要了一碗青菜面,雖然味道實在不怎麼樣,好歹對付了一頓飯。
午飯後,中午有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杜若也沒歇著,就去查賬去了。織場的賬簿還是杜若教著做的,借鑑了一些現代借貸平衡記賬法的內容,改良了現在的記賬方法。其實杜若也不是會計出身,奈何現代時自己開辦企業樣樣也是要自己知道的,否則被別人騙了恐怕還有千感激萬感激別人。
借貸記賬法雖然也遏制不了賬房小小的手腳,但是特別大的數額還是能看出來的。杜若粗略的翻了翻,賬目還是正常的。只是這幾個月原料採購數和絲綢賣出數明顯的下降了很大的幅度。
徐十郎如今也算是廠裡的一號人物了,這一次徐絲娘就給他交底了,這位國公爺就是廠裡的另一位大老闆了。杜若和徐貝孃的分子是六四分,這就代表著其實杜若才是擁有真正決策權的人。
徐十郎見杜若皺緊了眉頭,解釋道:“織造府如今親著姚家,大家都是見風辦事,絲商也有幾個不願意給我們生絲的。只有幾個合作的比較緊密的幾位老闆還頂著織造府給我們供貨。”
“那綢緞也是這個道理了?”杜若見賬簿上,綢緞的銷量也大幅下降,問道。
“這到不是,我們做的並不是內銷的綢緞。我們的花色都是往那些夷人國家銷去的,並不受織造府影響。這是織造府刁難,姐姐怕到時候貨不夠,為了八月要來這裡的幾個夷人客商準備的。”
這也是沒辦法,生絲不夠,到時候產出的綢緞就不夠。這幾個都是大商人,每年隨著東南季風而來,隨著西伯利亞吹來的寒風而去。每年的都是一筆好大的生意,這個是去年給了定錢的,徐貝娘當然要緊著他們來。
杜若也不懂這些,聽他們說的甚有道理,也就放開了。又在賬房做了一回兒,看了看工人們的日常開銷,就聽見外面鐘聲響起來了,疑惑道:“這就有半個時辰了?”
“哪裡,這是第一道鐘聲,離正式開工還有一刻鐘呢。”杜若點頭知道了。
除了傳說中的織造府,杜若對廠裡的這些事還是很滿意的,見時候不早了,心裡掛念著被那個什麼公子攆回去的朱厚照,就跟刑武、徐貝娘告別自己要回去了。
刑武也知道今天上午的事了,見杜若只帶了四個人,怕路上有什麼意外,人手不夠。他忙叫了馬車,要了幾個巡查隊
《重生之武尊當道動態漫畫第2季免費觀看》 第七十二章 弘治十五年(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