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十七章 弘治十五年 (第1/3頁)

紫微不是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佑樘其實不想讓朱厚照往江南去,他還小,路途又遠,兒子遠行做父親的總是不放心的。但是這件事的確是朱厚照最合適,先不論這件事朱厚照能夠秉公辦理不會被宦官權勢所壓,單說朱厚照杜若手下的生意日益壯大,他就該親自去看看的。

紡織廠、船廠、洋行哪一個不是日進斗金的生意,即使下人夠忠,但是下人也有自己的下人,難免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欺瞞主子。還是要讓兩個孩子親自看看為好,而且這件事不過是涉及幾個小嘍囉也沒什麼危險可言,想來只要多多的帶著人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如此朱佑樘難免讓一步,朱厚照歡歡喜喜的準備六月下江南去了。朱厚照要往江南,杜若當然要隨行的,有了朱厚照、杜若兩個人,這奉命查辦的隊伍又擴大了幾分。錦衣衛跟隨的依然是陳雲,周垚做副手。

自己孩子長這麼大,除了小時得了一次天花,離了自己身邊,這就是離自己最遠最久的的一次了。張氏為朱厚照收拾行李,邊收拾邊流下淚來,朱厚照看了也是心酸。朱厚煒艾草兩兄妹知道自己要很久見不著哥哥了,也傷心的不得了,纏在朱厚照身上就不肯下來。

朱厚照這邊是離情依依,杜若這邊就快要忙瘋了。朱厚照往杭州去,不過是查查案,再巡視巡視,杜若卻還有很多生意還有官場上的事要解決,所以這幾日竟然忙的腳不沾地起來。

到了六月六日,朱佑樘親送朱厚照杜若兩人上了小舟,隨行的還有督察院的欽差,一對小船不聲不響的往江南而去。

此時正是六月間,天氣最熱的時候,幸好朱厚照他們走的是水路,還算比較涼爽。一路行來從京城往杭州而來,雖然少不了行船的不便,大體上還是不錯的。一路看盡夏季景色,從華北平原到江南水鄉,路上各樣船隻往來,到了港口處密密的船帆竟然遮天蔽日,船伕漕運爭相呼喊,繁華不下京城。

過了徐州段,就有幾分江南景象,河流漸緩,山色如苔,兩岸楊柳依依,城郭酒旗炊煙裊裊。從北京到杭州歷經一個月的行程,朱厚照和杜若半是玩耍半是趕路,在一個清涼如水的月夜終於到了杭州城。

行船暫時停在了杭州城外的一個小碼頭上,一行人洗澡的洗澡,睡覺的睡覺,修整好了好應付明天進城後的事。此時已經到了七月,農人們睡在田邊守護著自己一年的收成,朱厚照和杜若白天睡過了頭,晚上睡不著,玩心一起,腦袋一發熱,找了一個離岸邊最近的茅草窩棚,暗暗叫醒了農夫,準備借個灶煮個陽春麵。

只是朱厚照有這個閒心,人家卻將他當做了賊狠狠的打了一拳。人家還以為他是來稱黑打人的,馬上回了一拳,朱厚照生受了一拳,忙解釋道:“阿伯,我們行船到此,肚子餓得慌,我是來借個灶的。”說完將手上的幾個銅板遞過去。

農夫點起油燈拿過來,看見是兩個孩子,穿著微微反光的綢緞衣服,又聽他們不是本地口音,說道:“你們不是本地人吧?來幹什麼的呀?”

朱厚照指著岸邊停著的十來艘客船,說道:“我們家事做絲綢生意的,我爹帶我們來揚州見識見識,夜晚到此,我們兄弟有些餓了,問大伯借個灶,煮個陽春麵吃吃。”

“什麼面?”老天讓自己進筆小財,農夫急急的將朱厚照手上的一把銅錢抓過去。

“陽春麵。”杜若以為他沒聽清楚,稍微加大聲音又說了一遍。

“我不知道你們北方人的什麼面,我們這裡可沒有。”可憐的朱厚照還不知道這陽春麵的名頭要到民國是才開始傳開,現在在廣大市民階層它還叫著最樸素的名字——清湯麵。

“不管了,老伯,你借我們個灶就成。我們自己帶著東西呢。”杜若將手上的醃豬肉和掛麵給老伯看。農夫看著那塊豬肉吞了吞口水,說道:“那我把灶點著,你們兩是自己弄還是我幫你們弄?”

“老伯幫我們弄吧,這一大把面夠咱們三個吃的了。”杜若這麼說了,那農夫自然高興的不得了,要知道他已經幾天沒見葷腥了。

三個人偷偷摸摸的點了火,朱厚照和杜若摸到河邊去洗了肉,回來就看見農夫已經摘了一把青菜回來了,杜若又貢獻了自己藏起來的四五個雞蛋。

農夫也是個做菜的好手,在朦朧的月光下三下五除二將一塊肉切成片,肥的下鍋炒出油,將清水加入,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油脂特有的香味。火有些小,朱厚照杜若也顧不上乾淨了,一屁股就坐在厚厚的草地上等著水開了好下面。

農夫又摸著回去拿了兩個碗並一個陶盆來,三人就默默等著這一鍋美味的出爐。

《重生之武尊當道動態漫畫第2季免費觀看》 第六十七章 弘治十五年(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