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弘治十六年 (第1/2頁)
紫微不是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寧伯府內老太君的院內,周慧蓮兀自仰著頭坐在那裡,任由四周的人在那裡爭論,自己就是不開口。而作為伯府長房長媳的周夫人抱著自己的小女兒今天也異常沉默的坐在那裡不說話,伯府的大小姐周慧梅今天卻稱病告假,她的位置就空了出來。這樣在這一片熱鬧中,本該是中心的長房,似乎遊離在整個群體之外。
雖然周慧蓮沒有做成太子妃,但是伯府能再出一個王妃也成功的讓整個伯府興奮起來。老太君原來就沒有對周慧蓮成為太子妃這件事抱有多大的期望,現在周家和張家勢同水火,即使是朱佑樘同意,張氏也一定會反對到底。她怎麼會找一個死對頭家的女兒做兒媳婦呢。
再說自己家已經出了一個太皇太后了,皇上還會讓周家出一個太子妃以後成為皇后嗎,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周家已經沉寂太久了,周垚這兩年連位置都沒有挪動一下,要是再不著急一下,等太皇太后去了,可能黃花菜都涼了。
不僅僅是周慧蓮在為自己的前途著急,整個周家也在為伯府的出路而奔走。如今周慧蓮即將成為王妃的訊息無疑暫時讓伯府的人都鎮定下來。既然周慧蓮能夠成為王妃,還是皇后親自賜婚,這就說明皇上還沒有完全厭棄周家,周家完全有希望可以在太皇太后去之前在進一步。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周慧蓮的婚事打算。申王朱祐楷今年已經十六歲了,明年四月就希望將周慧蓮娶回家,明年六月一起到湖北就藩。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了,時間很急切,一些大件的東西都該準備了,皇家婚禮禮數繁多,不提前準備到時候就要忙死。
看她們在那裡熱切的討論周慧蓮的嫁妝,沉默的兩母女卻各懷心思,只有因為纏足這兩天稍微能下些地的小五還在那裡不知道自言自語些什麼。
周慧蓮冷眼看她們算計著申王會有多少聘禮,伯府又該出多少嫁妝。又想起今天偷聽到的話:“原來想著太皇太后去了,二姑娘要是沒找落就送她去給太皇太后守陵,為周家博一個大孝的名聲。如今看卻是不行了。太皇太后就是這兩年了,二姑娘一直跟在太皇太后面前,本來是她最合適,現在她能有這個出路也好,如今就把五姑娘送過去吧。太皇太后非要五姑娘裹腳和公主對著幹,就把她送到太皇太后面前去,又把她送走了又博了名聲。”
這就是富貴榮華的長寧伯府,這就是慈愛的曾祖父,不過都是一群拿自己博利的陌生人而已,周慧蓮心中對長寧伯府的最後一點愧疚都沒了。她現在只想著遠遠地離開京城再也不回來,再也不看這幫人的嘴臉。至於大姐姐和五妹妹,現在他們怎麼看自己都無所謂了,以後她們的命運也和自己無關。是他們先負盡了我,便不要怪我負他們。想到這裡周慧蓮更不想搭理這屋裡的人。
二女兒能嫁得好周夫人當然高興,但是高興之餘周夫人又有一種莫名的埋怨。二女兒要給太皇太后守陵的事她是知道的,如今二女兒嫁給王爺了,為太皇太后守陵這件事要不然就不提了要不然就會另外找人。為了不讓被人說是周家是博名聲,去的一定是和太皇太后親近的人。家中的小姐老大,老二,老三都有了人家,老四早夭,只剩下一個老五和小六,小六還太小,那就只能是老五了。
人都是偏心的,相比從小就跟著太皇太后長大的二女兒,周夫人更喜歡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和女兒。當知道老二要去時周夫人也是傷心的,但是當老五要替老二去時,周夫人心中就有了不滿。
聽見老太君把壓箱底的東西都拿出了,周夫人就更不滿了。為了討好太皇太后,她忍著心疼給小五纏足,小五每天晚上疼的睡不著覺。而且為了纏足這件事,小五在皇后娘娘那裡也掛了號,以後的婚事還要發愁。可是老太君她們呢,老大還是嫡長女,因為嫁給的是祭酒家的兒子,清貴是清貴,就是生活要苦一些,她只是想補償一下長女,結果卻被老太君給駁回了。
可是這門親事可是老太君自己定下來的,要老大給周家掙名聲嫁給寒門小戶又不願意多配送嫁妝,哪裡有這樣的道理。再對比二女兒嫁得好,嫁妝又豐厚,周夫人心中難免有怨懟。她是不敢跟男人們爭,也不敢和老太君爭,只有把這滿腔的的不忿之情都算在了周慧蓮身上。
周家的人各懷鬼胎,周太皇太后在宮中也氣的不輕。她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她也知道周家已經漸漸和她離心了。看著眼前的周彧,她第一次懷疑自己這麼心心念唸的為這個做的這麼多事到底值不值得。
“你真的決定要把小五送來?”周太皇太后的眼睛已經看不大見東西了,現在周彧就在面前,她也只能看見他花白
《重生之皇太子紀事閱讀》 第九十七章 弘治十六年(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