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八十一章 弘治十五年 (第1/2頁)

紫微不是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敷華當場就尷尬起來,畢竟是自己介紹的人,雖然是白身,自己卻把他當做摯友。如今眼見被刁難,張敷華自然是高興不起來的。

“既不是正朝綱也不是正綱常,聖人亦難為之事,正罡雖有心也是無力,還是在所居一罡上管好自己的初心就是了,此謂正罡。”朱厚照見他不卑不亢,也不賣弄才學,也不用些急才堵了杜若,只是就是論事,頓時有了好感。(罡字也有山的意思)

“張大人說改稻為桑非你不可,不知你有什麼才學讓張大人這樣盛讚你。”張敷華這樣也算是給予楊正罡最好的讚美了。楊正罡一介白身,被一知府大人如此推薦,如果不是真有本事,張敷華這一生的文壇美名估計也就沒了。“來,為楊先生賜座。”

一襲白衣飄然而坐,楊正罡倒的確有幾分皮相,杜若暗暗腹誹道。杜若自然知道不宜和他人交惡,只是他實在看不慣楊正罡那胸有成竹的表情。只要一步朱厚照就沒命了,楊正罡能賭這一步,杜若卻實不能賭這一步的。

“我本沒有什麼才能,不過是些小伎倆罷了,難登大雅之堂。”這是傲起來了?朱厚照還以為他是一個實幹的人,沒想到楊正罡也開始弄起文人自賤的那套把戲來了,原來有的一點好感度又刷沒了。

只聽杜若笑道:“我只問你五個問題,你能答上來,我就算你有些才能如何?”這時張敷華卻不擔心了,他自然知道自己好友的本事,只要這位小公爺不自降身份問些不著調的問題,照楊正罡的本事是肯定能答上來的。

“還請小公爺問來。”楊正罡也是有些傲氣的,他自視自己處於江湖之遠,必然能洞察廟堂之高上那些人自迷的問題,那裡會想到遇見杜若這樣來自未來的人。

就看見杜若嘴角噎起一抹壞笑,緩緩問道:“我也只問你幾個小小的問題,皆是和改稻為桑有關。一,我問你,浙江田地幾何,桑地幾何?二嘛,我要問你,浙江人口幾何。這兩個問題是最基本的,你要是答不上來,就該羞死了。”杜若這樣挑釁,楊正罡就要反唇相譏,就聽杜若繼續說道:“你先別急,待我將其他問題一併問完才好。”

看見旁邊有朱厚照用來寫信的筆墨紙硯,杜若拿過一張白紙過來龍飛鳳舞的寫道:“世上多少人能買浙江產的絲綢,浙江一年要用多少米,海商們一年又能給浙江多少米?”杜若的字和朱厚照的不同,朱厚照兩世練字,一筆字寫的字如其人溫潤飄逸,杜若卻寫的龍飛鳳舞,字不見得寫的有多好,筆意卻是到了。

一張白紙上就這麼幾個字,杜若就這兩句話,楊正罡卻被難住了。要是說這些問題,楊正罡還是能回答一些的,比如第一、二、五和問題,但那都是官府歷年統計的。這些資料裡有多少水分,張敷華自己清楚,楊正罡也清楚一些。作為太子的朱厚照和杜若就更清楚了。

到現在戶籍制度已經基本上形同虛設了,不說遠了,就是楊家村也有不少楊姓官員的家奴。楊家村就這樣,更別說其他豪強大戶了。還有官吏的不作為,一個杭州尚算繁華,周圍村落也不可勝數,官吏只有那麼多,哪裡照看的過來呢。便是能照看過來,也是能推就推,胡編亂造的更不在少數。

這哪裡是單單問楊正罡啊,連一方父母官張敷華都被他問倒了。朱厚照自然知道杜若要問什麼,但是張敷華、楊正罡兩人卻沒有料到。楊正罡自以為天文地理,不說無一不知也初窺門徑了。無論杜若怎麼問想來自己也是能答上的。若是杜若問的實在太刁鑽,那是他失禮,卻不是自己的問題了。

哪裡想到這樣一個看起來有些莫名針對自己的少年國公爺,卻真能把自己問倒呢。“國公爺胸有丘壑,草民的確不才,還請殿下責罰。”只是楊正罡到底不是一般祿蠹之輩,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甘心認罰。

朱厚照看已經為難楊正罡為難的差不多了,以眼神示意杜若不要說話,嘆氣說道:“這也不是杜若難為你,本宮也要問你這些的。不管是這些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問題。譬如這些稻米從哪裡來,是否能保證供貨正常?”

忽然一種無上的優越感在朱厚照的心頭慢慢升起,這就是古人呢。原來用現代人去思考時真的不一樣的。以前朱厚照一直試圖用古代人的思維去和這些古代人打交道,自然是兵敗如山倒。現在試著現代思維去和他們打交道,果然是智商上的壓制。

當然這只是朱厚照的錯覺,他只不過是不用想著去對付這些人事關係而已。不用想著是是非非,朱厚照自然覺得更加輕鬆,其實是並沒有什麼不同的。

一番話將在場的兩個人問的啞口無言,便是想

《重生之皇太子紀事閱讀》 第八十一章 弘治十五年(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