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下子岑佳華算是明白了陸建國請假的原因,他自然是不太好拒絕人家,所以就很爽快地答應了。
三月三,歌圩,對歌,青年男女,想想都是很不錯地感覺,岑佳華突然有些期待這一天的到來了。
三月三,傳說就是女媧涅土造人的日子,在上古的時候,被稱作‘上巳節’。從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習慣了用各種各樣地方式來慶祝、紀念這一個特殊的節日。
在漢族地區。不僅有各種祭祀活動。隨著時代地變遷。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使人杜甫地名篇《麗人行》描述地就是長安青年男女在陽春三月地時候。踏青嬉戲地場景。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相比漢族地區地慶典活動來說。壯族地區地人們。對於三月三地重視程度是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三月三就是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衍生出來地節日。對於能歌善舞地壯鄉兒女來說。這是一個能和春節媲美地盛大節日。
一到了三月三這一天。壯鄉人民就是自發地聚集在各個地方。載歌載舞。歡度佳節。在三月三地這一天。人們就會如同趕集一般在約定俗成地地點對歌。因此對歌地地方也被稱作歌圩。
歌圩地位置選擇一般都會在村落附近地寬敞空地之上。因為這樣既可以保證有足夠地地方來容納從四面八方趕來地鄉親。也方便給對歌、遊玩地人們提供食宿。在榕樹村附近。就有這樣一個歌圩。每年都會吸引附近地鄉親前來對歌。共度佳節。
聽說陸建國正想著到舉行歌圩地地方去給他舅舅。也就是老陳同志幫忙。岑佳華也就跟著去湊熱鬧了。
陸建國地摩托車一溜煙的就跑遠了,剩下岑佳華慢悠悠地腳踏車和豆豆在後面趕路。還好陸建國已經是把歌圩的舉辦位置說了清楚,岑佳華還不虞擔心找不對地方,畢竟他來到榕樹村已經大半年,對於附近的地形基本上已經是很熟悉了。
稻田裡面,秧苗都已經是轉青生根,變成鬱鬱蔥蔥的模樣,遠遠看去,就如同是一大塊綠色的地毯。微風吹過,稻浪滾滾,夾帶著稻草清香泥土芬香的氣息是撲面而來,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只可惜,現在是白天,耳朵裡面聽到的只是蟋蟀等小蟲的鳴叫聲,聽不到青蛙的聲音。若是到了晚上,蛙聲響成一片,在加上在空中不斷閃現的螢火蟲,就構成了一副最美的畫面。
歌圩的位置就在村子的北面,順著水庫下面的分岔路,一直往北走就到了。路過老陳的香蕉園的時候,岑佳華還特意往下面瞧了瞧,發現裡面已經變成了一畦畦的辣椒。
原來的香蕉採收之後,正好趕上了種植冬菜的季節,精明的老陳自然是不會讓田土撂荒,種上了辣椒。不過隨著太陽越來越大,現在辣椒的採收已經是進入了尾聲,基本上可以翻地曬地,等著5月的時候再一次種植香蕉了。
順著砂石路,一路悠哉的岑佳華來到了一個奇妙的所在,在那裡,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在忙活了。
這是兩個隔河相望的小山包,在兩個小山包之間,是一條寬約2、3米的小溪,上面佈滿了嶙峋的怪石。山包四周都是舒緩的平地,上面基本上沒有多少的灌木、樹木,而是大片的草坪。靠近小溪的位置,兩棵巨大的榕樹隔溪而立,枝葉在雲中相交,猶如是兩個難捨難分的戀人。
這裡的草坪和岑佳華人工種植的黑麥草一點都不一樣,因為它們是天生的。這種野草在農村幾乎是隨處可見,但是在這裡大規模成片的出現還是讓岑佳華感到有些驚奇。這種野草有一種很奇怪的特性,就是永遠匍匐在地面上,不會往天上長。
它們的根系相當地發達,每一節都能有根生長在地面上,然後支援本體繼續在地面上前進。這些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即便是人踩、牛羊啃、仰或是野火燒過,來年春天的時候依舊是煥發
特有的魅力。
陽春三月,正式野草生命力最為活躍的時刻,踩上草坪,岑佳華立馬就感覺到一股軟中帶硬的彈性。和人工種植的黑麥草柔弱的身軀相比,這些野草的莖節相當地堅韌,大有一種不屈地風骨。
放好腳踏車,岑佳華就踩著略微彈性的草地,向著正在大榕樹底下忙活的人群走去,豆豆則是有些忘形地在草地上撒歡。
一看到岑佳華走進了,原本在樹底下指揮人家幹活的老陳同志就哈哈大笑起來了。
“怎麼佳華也要來對歌嗎?”
“對歌?我可不會壯語唱地歌曲,就是來湊熱鬧罷了。”一
《修真莊園主岑佳華》 第5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