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司徒王允 (第1/2頁)
東車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清.鄭燮《竹石》
話說蔡文姬被陳龍的詩勾起衷腸,一篇悲天憫人的詩賦,唸完後已是淚光盈然。陳龍心中激盪,手中酒杯微顫,方知蔡文姬之賢。
蔡琰心中,一時難以從悲傷中恢復過來,淚眼空洞的望著前方,混不覺周邊人群的神色。忽然幾聲孤零零的掌聲從樓下人群中響起,接著掌聲熱烈起來,最後董卓、賈詡等人也紛紛鼓掌,以示嘉許。蔡邕見蔡琰仍低頭不語,站起身替女兒謝過太師和眾人。
董卓見氣氛沉凝,有些興致索然,點手叫呂布道:“奉先,我看日過中午,宮裡不是還有事嗎?”呂布答應一聲,吩咐守衛備馬車,蔡邕忙過來伺候董卓下樓。二樓眾人紛紛起立送行,董卓道:“伯喈,今日好一場盛會,可惜老夫還有要事,你們繼續。”說罷頭也不回下樓去了,暗暗腹誹一個女孩子,愁什麼天下!
呂布高大的身影,騎在赤兔馬上,手握從不離身的雙刃方天畫戟,隨董卓的車馬消失在恭送的人群之後。陳龍在二樓,盯著遠處董卓的馬車,見守護十分嚴密,呂布、牛輔、董越、李肅、段煨等團團圍住馬車,就算陳龍親自領特種部隊實施暗殺,恐怕也不易得手。而且,呂布的武功深不可測,自己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輕易讓特種部隊戰士送死。
陳龍正全神盯著董卓遠去的車馬,渾然沒有感覺到有人走到了自己身邊。那人輕輕一聲咳嗽,陳龍的目光一垂,若無其事的轉過頭來,掩飾自己對董卓的專注。見來人頭髮略微花白,約五十多歲年紀,身軀瘦長,面貌清癯,眉目清秀,五綹長髯,一身高階朝服,腰間繫著鑲金邊的紫色綬帶,不由肅然起敬,躬身施禮道:“閣下是朝中哪位大員?恕白虎眼拙。”
那人手中拿著杯酒,微微一笑,一副長者風範道:“在下王允,字子師,忝居司徒之位。”陳龍心中大喜,表面驚喜道:“原來是王司徒,在下久仰!失敬失敬!”說著忙舉杯敬酒。
王允從容將杯中酒飲盡,緩緩道:“適才白虎將軍所做之詩,憂國憂民,令人佩服。如蒙不棄,在下想請白虎將軍到舍下做客,可否賞臉?”
陳龍忙道:“司徒有令,吾豈敢不從。在下從江南一路行到京都,沿路見了多少悲歡離合,才心有所感,得了幾句詩在心中。不料今日打動了司徒,可見司徒憂國憂民之心,比嚴某可強烈的多了。”
王允出身高門大戶,官宦世家,為人高傲,本不屑與下官為伍。但最近正在謀劃的一件事,卻逼著他尋找一切得力的幫手。今日詩會之中,陳龍的詩句引起了王允的注意,嚴白虎能夠正氣凜然的公然念出這些詩句,非常人也,值得王允結交。
陳龍腦中光腦,也在迅速搜尋王允生平,尋找能夠獲得王允信任的線索。王允出身在山西的名門望族,自幼天資聰穎、意氣非凡,立志長大後不僅要繼承和發揚父輩的傳統,而且還要心憂國家,有益於東漢社會。
因此,他並不迷戀奢侈的生活和舒適的享受,而是苦讀詩書、研究經典,終於成為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才子,遠近文人學士都對他刮目相看。王允還視衛青、霍去病為偶像,堅持習武強身,認真不懈的文修武練。不到數年,王允便成長為一名文韜武略無不精通的全才。由於出生上層士族世家,王允也經常跟隨父輩們出入官場,結交了許多世家名士。而且,王允更願意與下層人民接觸,因為這樣更能接近生活,體驗生活,積累豐富的治世經驗。
黃巾之亂時,王允被朝廷任命為豫州刺史,徵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擔任王允的從事,率領重兵討伐黃巾軍,建立了不少功勳,與當時的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齊名。但因為王允揭發張讓與黃巾軍有勾結,受到張讓的無情報復,找到一個藉口,將王允逮捕下獄,誰料王允命好,剛好趕上朝廷大赦,被免罪釋放,還復刺史原職。可是,睚眥必報的張讓並沒就此罷休,沒出十天,他又以另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獄。
經大將軍何進、太尉袁隗,司徒楊賜等全力解救,王允終於被免罪釋放。王允改名換姓,離開都城洛陽,輾轉於河內、陳留之間,直到漢靈帝駕崩,王允急忙趕赴洛陽弔喪。此時,朝廷局勢極度混亂,以何進為首的外戚勢力大增,王允一到洛陽,就被何進緊急召見,任命為從事從郎一職。後來情況發生急變,何進被伏擊死後,袁紹、袁術等人領兵誅殺宦官,董卓殺張讓、段掛等人,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王允與尚書盧植也一起保護少帝回宮,轉天董卓欲殺何皇后,不料被陳龍將何皇后
《三國尋龍記簡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司徒王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