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頁)
桃桃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的蘇聯坦克,還是鑄造的炮塔,講究流線型,增加對方跳彈的機率,這已經落伍了,將裝甲傾斜放置,可以在重量不變的情況下,人為地增加厚度,畢竟對方的穿甲彈再飛來,走的就不是裝甲的厚度,而是斜著的距離了。
說得卡爾採夫點頭稱是,這點子不錯!
“還有,我們的穿甲彈,可以進一步增加長徑比,用來增加穿深。”安德烈說道:“我們現在的坦克炮,對付西方即將定型裝備的新式坦克,威力還是不足的。”
長徑比!不知道老毛子們是怎麼想的,一向講究五大三粗,穿甲彈也是如此,看老毛子的穿甲彈,又粗又短,長徑比也就十左右,而西方的穿甲彈,長徑比就遠遠超過了十。甚至是二十,二十五,三十!
長徑比,長度和直徑的比值。後世的西方的安德森博士對穿甲彈進行了反覆研究,得到了一個簡易公式,穿甲深度,除了跟速度有關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這個長徑比!
而老毛子認死理。後世也沒有改變,主力的T80U和T90主戰坦克使用的3BM42穿甲彈,屬於俄羅斯新一代主力APFSDS,依舊彈體粗短,2000米距離上射擊垂直穿甲深度僅僅450毫米,根本就無法擊毀西方坦克的主裝甲。
而同時,華夏的125毫米坦克炮,雖然跟蘇聯的口徑一樣,卻是吸收了西方世界的精華研製的,穿甲彈長徑比早就達到了二十五。使用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850毫米的均質裝甲。
(雖然不斷地有人瞎****,說什麼華夏的125毫米坦克炮威力才不過四百五十毫米,有的甚至還說才220毫米,在追求炮火威力,隨時都面對北方的滾滾的裝甲洪流的華夏,裝甲力量的建設,一直都是相當看重的。雖然這款125毫米坦克炮跟2A46有些淵源,但是當時國內早就開始研究120毫米滑膛炮了,是經過仔細對比之後。才選擇了125毫米的口徑,而且,電渣重熔鋼和身管自緊技術,都是來自西方的。可以說是結合了東西方的優點。再加上加大的藥室,精心設計的穿甲彈,擊穿西方的主戰坦克,絕對不是一句空話,為我國的坦克喝彩!)
“增加長徑比?”卡爾採夫說道:“這樣會導致我們的穿甲彈外形更長,無法裝到我們的自動裝彈機上使用。”
“可以做得細一些。”安德烈說道:“增加長徑比。可以是增加長度,也可以減小直徑。同時採用這兩種方式,折衷起來,是最好的,如果能夠讓長徑比達到二十五比一,可以得到最好的穿甲效果。”
“但是那樣會導致穿甲彈的強度不夠,也許在飛行中就會解體了。”卡爾採夫繼續說道。
“增加強度,可以讓整個穿甲彈的彈芯,都採用高強度的鎢合金。”安德烈說道:“雖然會增加成本,但是相對威力來說,是絕對值得的。還可以在穿甲彈的外面,再套一層鋼套,進一步增加強度。”
現在,蘇聯的125毫米坦克炮早就服役了近十年了,不過,早期裝備部隊的穿甲彈,都是粉末凝結的穿杆,基本只有一個穿甲頭是鎢合金的,後段仍然是鋼製,比如3BM26就是這樣的,而且隨著T72的量產,為了減少成本,大量裝備二線部隊的是更便宜的3BM15型鋼製穿甲彈,完全就是用鋼製,沒有半點鎢合金,而這種穿甲彈的出口型號,就是海灣戰爭中著名的伊拉克3BM17,十足的坑爹貨。
在後世,蘇聯在86年研製成功了主力的3BM42型鎢合金穿甲彈,這玩意兒就是因為強度不夠,在鎢合金外面又套上了一層鋼套的。
安德烈的話,句句都如同醍醐灌頂,讓卡爾採夫不由得讚歎,安德烈真是個天才!
雖然T72是低檔貨,要追求數量優勢,但是,現在在島國上,隨時都會打起戰爭來,這種區域性戰爭,還不需要蘇聯嘞緊褲腰帶,而安德烈說的這種穿甲彈,回去之後就可以開始試驗了,如果真的如同他說的,增加長徑比到二十五比一,改成整體的鎢合金,可以大大增加穿甲深度的話,那蘇維埃的坦克,就是西方世界的噩夢了!
反應裝甲也許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是這穿甲彈,是隨時都能搞出來的。分裝式的炮彈,******不用變,只要造幾發穿甲彈就行了。
“其實,用貧鈾來做穿甲彈的材質更好,在穿甲的過程中還可以燃燒,增加穿甲的效果。”安德烈繼續說道。
蘇聯擁有充裕的鎢礦,可以冶煉出大量的鎢合金來,不像西方,西方使用貧鈾穿甲彈,也是因為鎢的產量稀少。但是,貧
《紅色蘇泊爾水壺官方旗艦店》 第7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