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 84 章 (第1/3頁)

三六九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月初十四,閱卷的第二天黃昏,皇帝蕭敏突然帶著左丞相蕭汝平來了。他四十多歲,中年發福挺著個肚子,五官生得好,是相師口中的五嶽朝拱之相,非常富貴。

蕭汝平是個乾瘦的老頭子,鬚髮花白,但面色紅潤,目中似有精光,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他二人的到訪嚇得禮部的讀卷官大氣不敢喘一聲。

他們已經挑出了殿試中較為優秀的十份卷子,就放在中間的桌子上。

皇帝蕭敏也不說話,他隨手拿起一份試卷翻了翻,又興致缺缺地放下了。

左相蕭汝平說道:“陛下,這是前十的試卷。”

皇帝的眉頭皺起來:“年年都是這樣,毫無新意,你們擬定好名次給朕看一下就罷了。”

“陛下還是看看吧。”蕭汝平開口勸道:“春闈的三鼎甲……”

皇帝:“你給朕讀一讀,左不過是挑用詞新一些吧了,這些士子盡學得八股文妙法,朕看得乏味。”

蕭汝平只得拿過來十份卷子一一讀給他聽。

讀第一份的時候皇帝還認真聽著,到了第二份他皺起眉頭,叫蕭汝平只讀一半便罷,如此這般到了第六份,當讀到“……西南黔州府硃砂之礦藏……”一句的時候,他微微一頓:“左相。”

蕭汝平以為他不耐煩了連忙放下硃卷,但聽皇帝說道:“拿來給朕看看。”

硃卷遞到他手中。

皇帝翻著看起來,一直翻到最末一頁才抬起頭說道:“這篇有點意思。”

眾讀卷官連忙把那篇策問文章誇了一番,極盡溢美之詞。

看來這份要被點為三鼎甲了,只是不知是誰做的文章。

蕭汝平趁機說道:“陛下既已看重這篇,不如再挑兩篇,將三鼎甲給選出來。”

皇帝點點頭,他打起精神來看了會兒,又從眾挑出兩篇:“這三份各有所長,分不出高下,等明日揭開墨卷糊名送到上書房來。”

讀卷官道是。

次日,三份揭開了糊名的墨卷被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皇帝未看卷,先問丁吉:“新科貢士們,你都見過了?”

“回陛下,”丁吉一雙三角眼微眨了下:“老奴都見過了。”

皇帝蕭敏:“說說?”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丁吉跪在地上鄭重施禮:“這次新科貢士都是極好計程車子,老奴看到了薛相的孫子,還有宜興徐家的子弟。各省高門世家代有人才出,是我朝之幸……”

“京兆府沒有人考出頭?”蕭敏訝異。怎麼沒聽他提京兆府。

京兆府每年考中的舉子最多,難道一個賢才都沒有。

丁吉:“陛下,京兆府解元林瑄因為母守孝未能參加今科春闈。”

蕭敏:“哦。”

薛相的孫子薛漵,宜興徐家的徐照真,他記住這兩個名字了。

看來這二位是要佔三鼎甲的兩位了。一看御案上

這個容易。

賀俊之:“臣遵旨。”

……

晌午時分。

秦州會館。

沈持這兩日憂心殿試結果,睡得不怎麼好,吃的也不怎麼好。

趙蟾桂反向安慰他:“點狀元有什麼好,我聽說考中狀元的都是一把年紀的老人家,老爺年歲小長的好,點個探花郎最好了……”

“老爺聽聽那些及第詩,‘讀盡詩書五六擔,老來方得一青衫。佳人問我多少歲,五十年前二十三。1’,嘖嘖……”

“老爺勿要憂心,再不濟的還有同進士兜底呢。”

沈持聽得氣笑了:“正經學問你不做,偏學這般歪詩。狀元和探花,進士及第與進士出身,好處差很多呢。”

雖說當朝凡是進士都可做官,但在授官前,還得再經吏部朝考,擇優錄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也就是民間所說的點翰林。沒能點中翰林的,多半是同進士出身的,會被地方去任職。只有進士及第的三鼎甲,不必再經過朝考,立即享受官職,狀元直接授翰林院編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狀元的好處,怎麼說都不為過。

他又想起話本的事:“拿出來我瞧瞧。”

趙蟾桂:“沈老爺饒了我吧,我就靠那書打發時間呢。”

沈持:“明兒問問林瑄他們,你去學個管賬,你爹培養你可不是讓你給我當小廝的,要當大管家。”

馬上要租個宅子了,得有人張羅操持家裡的一應事宜。

《高門寒婿的科舉路格格黨》 第 84 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