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頁)
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婦科鵠矗�飧黿峋旨負跏翹�ǖ模�環ū苊狻�
分析太祖定下的規矩,似乎他已經從政治架構、政治待遇、薪水報酬等各個方面限制了太監參與政事,不給他們高階別的官銜,不讓他們兼外廷的官職,不讓他們和外官通來往,不讓他們拿很高的薪水,甚至用“預者斬”這樣的嚴刑峻法威懾太監,似乎每個細節都加以防範了。但是這種制度是理想化的制度,是一種並不建立在當時政治、經濟現實和社會規律之上的制度,不可能有長久的生命力。朱元璋在位時,憑藉自己的個人智謀與威嚴,能夠讓這種制度不走樣,但到他的子孫那樣,必定走樣。
首先我們看看,這樣的制度違背了起碼的人性。官無過四品,月米一石,待遇如此之低,而太監們卻是犧牲男人最寶貴的東西來伺候皇帝的,有所失必有所求,所失者多所求者也多,人家把男人的那東西都割掉了,就奔著月米一石的待遇去,顯然太不符合人情了吧。再說呢,太監作為皇帝朝夕相處的奴才,他們比誰都更能接近最高權力,僅僅靠嚇唬人的祖制很難阻擋權力的誘惑。就如一個工資微薄的保安,讓他看守一座金山,他能沒有想法嗎?
再者明太祖廢除了宰相,朝廷大事都由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看起來是乾綱獨斷,可他哪能保證後代繼位者都像他那樣為了大明江山宵衣旰食,就像好不容易買來良田千頃的土財主,非常勤儉節約但不能保證身後不出敗家子。廢除宰相,大權收回來,可一個人當家作主保管一大份家業,那麼奉承巴結他的貼身奴僕,一定會想辦法分肥,太監就是這樣蠶食了一部分皇權。如果在廢相之前,帝國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分置的,家族公司的董事長靠血統繼承,而總經理是職業經理人,憑能力選拔,如此混蛋董事長的私人秘書要想控制公司不那麼容易,總經理和各部門經理比較容易防範董事長私人秘書。可大明是董事長和總經理合二為一,這皇帝一昏庸,私人秘書上下其手干預政事就太容易了。
如果明朝皇帝都像朱元璋那樣對太監那樣嚴酷,肯定會讓太監怨聲載道,合計起來對付皇帝,甚至還會危及皇帝的安全。一個當家的和私人秘書的關係都搞僵了,他還能睡好覺嗎?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他能採取這種非正常方式控制太監,後代哪有這種能力?決心當一個好皇帝的建文帝,“御內臣甚嚴,詔出稍不法,許有司械聞”。這完全是按照皇帝爺爺的既定方針辦,建文帝算是孝順的孫子。可時勢異也,他沒有爺爺的威望、能力和經驗,還堅持祖制肯定會碰釘子。果然,他叔叔朱棣起兵造反後,宮內的太監痛恨建文帝太嚴厲,身在曹營心在漢,紛紛和朱棣暗通款曲,為叛軍通風報信。朱棣得了皇位後,對太監的態度馬上來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例如鄭和可以帶兵出使。對朱棣來說,自己皇位的鞏固是最大的利益,他必須利用內臣來控制那些人心隔肚皮的外臣,用內臣總覺得比用外臣放心。在個人利益面前,祖制肯定會被拋棄。他的手腕和父親一樣厲害,尚能控制被重用的太監,可規矩一旦破壞了,前有車後有轍,後面的皇帝再像他那樣重用太監,負面效益就會越來越顯露出來,再想走回頭路,恢復祖制,會寸步難行。就如崇禎帝剪除魏忠賢后,也曾嚴格限制太監干政,但終於挺不住最終回到前代皇帝的老路上。因為此時,太監干政已經成了承襲兩百年的不成文法,皇帝也沒有力量去對抗。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好制度為什麼走樣(2)
由此可見,一項制度的優劣不在乎紙面上多麼合理、多麼先進、多麼嚴密,而是在乎現實的大環境、整個宏觀制度是否能支撐這項制度健康執行。
。 想看書來
沒有屬於鄭和的那片海
2005年是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
在對鄭和功業的緬懷中,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人們總愛把他和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對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改變了整個世界,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可是鄭和呢,除了給皇帝帶回來一些類似長頸鹿那樣的吉祥物、留下一些荒誕和史實雜糅的傳說外,對中國人有什麼影響?有人以惋惜的態度表達這樣一種情緒:本來我們華夏民族有過開萬頃波濤、拓展生存空間的機會,可惜擦肩而過。
如西歐人那樣,沿著哥倫布的足跡,開拓海外殖民地,我以為並不值得豔羨。但是,以史論史,鄭和等人“錯過”殖民海外的機會是肯定的。並非技術上達不到,當時鄭和帶領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哥倫布首航時,只有三隻小帆船。而是明朝那種內斂的、保守的、專制的政治制度,決定鄭和下西洋倒
《太監和文臣的純愛小說》 第1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