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昏君!”劉乙撇撇嘴。
“沒錯,他用人失當,反覆無常,周邊一圈國家他誰都敢惹,卻誰都打不過,他屢屢沒有緣由地前線召回大將……說明他這個人沒有胸襟,好高鶩遠又志大才疏。但更重要的,我想,他忌憚宋志將軍的功業,他擔心自己的皇位。”
“中山屹立這麼久,就算是宋志將軍率有十五萬大軍,也不是兩個月能拿下來的。”劉興邦雖然不是帥才,但是穩紮穩打對於防守頗有一番心得,他說不能,就是不能。
“我相信,戰事一旦久拖,宋國國主就會對宋志產生懷疑,如果我們能事先派人去宋境散播謠言,離隙他們君臣,中山之圍可能不攻自破。但我今天想說的並非此事,這場仗還有關鍵之處。”
周維指出這裡的最大問題:“宋國主派十五萬大軍攻中山,難道他以為與他接壤的北殷會按兵不動?不趁火打他的劫?這僅僅是他的一貫大話,還是他想要以此為藉口除去宋志將軍?或者……”
周維提到了一個可能,為什麼不呢?陳楚結盟,擺明了是對抗北殷的,如果這時候北殷擺出一副岌岌可危的弱者形象,秘密派使者請求跟宋結盟,然後再許以種種好處……那個昏了頭的草包也許就會幹出這種蠢事——符合他的一貫性格,要不然以他屢戰屢敗的過往,沒有道理這麼一場敗仗就叫囂著好像血海深仇一樣!他此刻能全無顧忌地,大張旗鼓地打著吞了中山的盤算,必定是有了某種倚仗……
“如果他真的愚蠢地相信北殷不會在他背後捅刀子,那我只能說,這個冬天中山他不一定能攻得下來,但宋國肯定會慘敗。”
“但大殷萬一不在宋國背後捅刀子呢?”劉興邦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周維的推測猜想上。萬一,萬一,宋殷的聯盟是雙方真心實意的,那中山就完了!
“這正是我今天要說的一點,我們看地圖,看梁、楚。梁、楚是除了殷之外,面積最廣,百姓最多,綜合國力最強的兩個國家。他們要聯姻了,甚至是舉明瞭旗號對抗北方強殷。這說明什麼?”
劉乙撇撇嘴,“說明……北殷要倒黴了唄。”
“錯!說明舊的格局被打破了,現在的天下已經不再平衡,再不是百年來誰也吞不了誰的僵持格局了。梁、楚兩國的掌權者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不得不放棄了百年來的爭奪,急急忙忙地商討聯姻,試圖用兒女親家換取聯盟,換取一席之地。北殷成了他們無法單獨抵抗的強者,宋泫如果看不清這點,必敗!”
“沒,沒這麼誇張吧……”
周維彈了劉乙一個腦瓜崩兒:“去翻翻書看看近十年北殷在幹什麼,其餘諸國在幹什麼?看看北殷的軍隊在幹什麼,其餘國家的軍隊在幹什麼?看看北殷的皇帝在幹什麼,他們在幹什麼?你若有閒暇,還可以算算強殷每年的國稅收成,再查查他們堪稱簡樸的內庫支出。”最重要的,他們不懂算國民生產總值,不懂得人均收入指數,如果他們懂,差距,一眼明瞭。
“按先生的意思,我們拖住十五萬宋軍,好讓北殷趁機吞宋,雖然中山之圍也可解,但我們派人到宋國離間他們君臣也能達到這個目的,為什麼要平白助北殷一把?我們有什麼好處?” 劉興邦已經察覺出來周維說這番話的用意,遠非針對宋國大軍壓境的對策。“先生,您有什麼話,就直說了吧。”
“大人, 我人在中山,我的朋友在中山,我不能讓中山支離破碎,可中山太小、太弱了,如果諸國實力相當,中山便能確保在這種夾縫中繼續生存下去,可現在,一切都變了。你看,宋國的國主就是草包,他們君臣嫌隙,國力日微;梁國的內政不穩,太子積弱,儲位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平靜過;楚國雖大,但他們無法與自己管轄內的山越和平共處,常年戰爭,消耗國力;衛國,諸國中最小的一員,山地太多,耕地太少,一直清貧;這些國家多多少少都有內憂外患,只有北殷,鐵板一塊。”
周維挨個評論完:“對這場戰事,我有八成的把握北殷是如此打算的,如果我們不做這個順水人情,甚至是破壞了他們的計劃,待他日北殷興兵中山,中山可禁不起他們的鐵蹄。就是到時候我們想聯合外援,恐怕也沒有哪個國家敢出手相助。”
“宋國這場仗,一定會敗,而他們一旦戰敗,舊的格局就會被打破,北殷是一枝獨秀。在這種情況下,中山沒可能保持獨立,獨善其身。大人,我知道你可能不愛聽,可我不得不說,中山,註定遲早要歸附一強國,今非昔比,而我最多能為中山做的,就是在一個恰當的時候,把中山以一個最大的價碼,賣給一個最恰當的強主
《若微和朱瞻基最後的告白》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