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雄心壯志 (第1/2頁)
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允熥道:"父親有所不知,大琉球島其實是一座寶島,前途非常廣大。"
"那裡氣候溫暖,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既可以墾荒種地,又可以開辦造船廠,還可以打漁,煮鹽。如果開發出來,養活二百萬人都沒有問題。"
古代如果發現一個大島,通常是掠奪島上人口,而不是反過來,把內地人口往島上遷。
因為開發海外就是一個純虧本的買賣,自古以來就沒人願意幹。
朱標哂笑道:"異想天開。墾荒種地費時費力,一塊荒地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墾出來,之後至少需要伺弄兩年,生地才能變成熟地,誰等得了那麼久?"
"如果朝廷想要將大琉球島開發出來,最少要投入八九百萬兩白銀。有這麼大一筆錢,用在別的地方不好嗎?為什麼非得用在那種蠻荒之地?"
大琉球海峽最寬處只有四百餘里,最窄處則只有三百餘里。但就是這一道窄窄的海峽,使歷代中原王朝對大琉球島缺乏足夠的興趣。
朱元璋即位之初,即遣使前往小琉球國,後又在澎湖島上設立澎湖巡檢司,將大琉球島劃歸澎湖巡檢司管轄,對於進駐開發大琉球島則興趣索然,只在島上立了幾塊碑,處於聽之任之的狀態。
究其原因,這是在重陸輕海的思維慣性的束縛下,看不到大琉球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戰略地位。
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即將開啟,一望無際的海洋之上蘊含著無限的財富和機遇。誰擁有了海洋,誰就擁有未來。
朱允熥今天志在必得,說道:"我大明有兩大心腹之患,北面蒙古,東面日本。要肅清蒙古,就必須先遷都北平;要遷都北平,就必須先佔據日本的石見銀山。"
朱標打斷他道:"你口口聲聲銀山銀山,為了一座子虛烏有的銀山,就驅使三軍將士飄洋過海去送死,值得嗎?"
大多數人都缺乏冒險精神,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總是習慣於選擇不相信。
朱允熥實沒有辦法,說服朱標,讓他相信,在日本,真的有這麼一座銀山,不為人所知,而其儲銀量之豐富超乎想象。
他只能很無力地說道:"真的有這麼一座銀山,爹硬是不信,我也沒辦法。不過爺爺是很相信的,不然也不會同意經營小琉球群島。"
朱標:"我姑且信你一回,然後呢?經營小琉球群島就夠了,為什麼還要費那麼大力氣開發大琉球島?"
朱允熥道:"小琉球群島散落在大海之上,首尾相距兩千裡,很難大規模長久駐軍。如果將大琉球群島開發出來,小琉球群島才有了堅實的後盾。"
"為了御倭,每年花費的軍餉也是一大筆數字,為什麼不能騰出一部分用於開發大琉球島?有了大小琉球島就如同掐住了日本的脖子,倭寇將不剿自滅,何樂而不為?"
細思之下,似乎有理,朱標點了點頭。
朱允熥深受鼓舞,繼續說道:
"再有,最要緊的是,南京城裡容不下那麼多武勳。朝廷犒賞北征將士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來拿什麼養活他們?″
"國有驕兵悍將而不能用,如不殺之,必遭反噬。可以讓他們東征西討,但不能讓他們閒著。一旦閒著,君臣雙方就會互生厭憎,禍事也就不遠了。"
"朝廷如果肯先期拿出一筆錢糧開發大琉球島,再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然後讓勳臣們以大小琉球島為基地進攻日本,則勳臣們有了出路,日本也可以滅掉,石見銀山也可以得到。"
"這是萬世的基業,至少可以給大明帶來五百年的國運!"
"奪天下的時候君臣一心,其樂融融,可是坐天下的時候,怎麼安置武勳,卻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贏政已經統一六國了,難道他不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嗎?關鍵是他做不到啊。"
"如果他敢停止征伐的腳步,那些靠著軍功出將入相的人能馬上要了他的命。"
"賈誼只看到了始皇窮兵黷武的一面,卻看不見始皇不得己的苦衷。"
"劉邦倒是休養生息了,但在休養生息前,他得先殺了彭越、英布、韓信。這是他的本事,並不是人人都學得來的。"
"李世民之所以不殺功臣,是因為他就是功臣的頭目,而且他生來就是大帝之姿,出身名門,年輕有為,十八歲上戰場,二十四歲縱橫天下,二十九歲登基,完全可以熬死所有的手下。最年輕的李積也比他大了五歲。"
"趙匡胤也不殺功臣,但他杯酒釋兵權,以文馭武,結果趙
《大明嫡子朱允熥復活小說》 第69章 雄心壯志(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