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比武 (第1/3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月上旬,平定州。
李晟基正在和好久沒見的姚猛敘話,親兵上來說有個少年要拜見他。
“少年?”,李晟基眉頭不禁擰起來了。
自從五成糧稅、半年軍餉的事傳開了以後,平定州一下子就熱鬧起來,短短半個月就招募了合格士兵一千餘名,還有不少是拖家帶口來的,平定州上下都忙得不可開交。
但也有不少“好事者”自稱“武藝高強”,要與傳說中的承天軍“總教頭”李晟基一決高下,一開始為了收攏人心,李晟基不厭其煩地下場較量了幾場,後來越來越多,李晟基就厭煩了,乾脆宣告,願意投軍的,符合條件的趕緊去招兵點。
不願當兵的,李晟基也沒趕他們走,這些人都是騎馬趕來的“晉地健兒”,能收攏的話,對自己的騎兵建設也是一大助力。
所以乾脆把武藝精通的姚猛調了過來,與契必信對調,還專門讓姚猛應付那些“好漢”。
還別說,經過姚猛下場後,“納頭便拜”的騎馬健兒不少還真是誠心歸附了。
聽說又有少年來“拜”,李晟基朝姚猛一努嘴,要他趕緊去應付。
“大人,那少年聲稱自己是河西麟州楊家的,指名道姓要見你”,親兵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開口了。
“河西麟州楊家?”,李晟基一臉懵懂,不過瞬間便反應過來了,不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楊家將”嘛,趕緊和姚猛聯袂而出。
話不多說,那少年先和李晟基比了近身功夫,十個回合就被摔倒了地上,接著又纏著要比橫刀,李晟基說:“大郎,我這橫刀技法與其他人不同,橫刀不出則已,一出必見血,全是陣上對敵廝殺的技法,你要較量就與我手下這位姚將軍比吧”
這話一半真,一半假,真的部分是他的橫刀技法脫胎於東洋劍道,融合了當下一些實用的技法,全是簡單、實用、狠辣的招數,假的部分便是李晟基自己也才修習了一年多,心裡還沒有底,河西楊家他可是打定主意要交好的,所以就讓給了姚猛。
這楊重貴果然厲害,身體還沒有完全長成,近身功夫已經很了不起了,橫刀更勝之,馬上鐵槍功夫更勝。
一番爭鬥下來,姚猛花了三十個回合才在橫刀上勝了他,又花了五十個回合才在馬上鐵槍的較量中勝了他。
這下楊重貴心服口服了,隨後講述了遇到李承基一行人的經過,又叫了一個楊府的管家和李晟基談皮毛的交易。
“糧食我們倒有,不過你們得自己來取”,一聽這話,那管家、楊重貴便沉默不語了,要到平定州取糧,必須經過太原府、嵐州,楊家再驍勇,也不可能在這兩地橫著走。
看著他們作難的樣子,李晟基想了想安慰道:“大郎、楊管家,不必如此,如果你等不介意的話,我可以用銅錢銀兩來買你們的皮毛,你等再用這些錢財去嵐州購買,這樣一來,豈不方便許多?”
二人眼睛一亮,趕緊點頭答應了。
二人臨行前,李晟基神神秘秘地拉住了大郎,“大郎,跟你打聽一個人,貴府上有沒有一個叫楊業的?”,大郎一聽有些詫異,難道軍使大人還認識楊家的人不成?腦子裡搜了搜,沒這個人,又問了管家,也說沒有這個人,便對李晟基說:“我府中沒有此人,興許在麟州其它地方也說不定,在下一定幫軍使大人細細查訪”
李晟基聽了,心裡有些失望,不過轉念一想,這大名鼎鼎的楊業興許還是眼前這位小郎的後人也說不定,想到這裡,心裡也放寬了,親自將二人送到了壽陽縣附近才返回。
令李晟基想不到的是,眼前這位可是如假包換的楊令公、楊業呀,不過那是他以後改的名字。
目光還是轉向北上的三路人馬。
中間的一路帶頭的是李承訓(大牛),李晟基最鐵桿的親信之一。
隨著橫刀都歐陽浩、姚猛、季無憂三人一路看漲,橫刀都其他將士眼睛裡都火熱起來,李承訓也不例外。
一路上他就琢磨開了,自忖論聰明、謀略,他比不過秋悲風,論沉穩大氣,他比不過李承基,大人讓他帶領中路的人馬,他自己琢磨著,一方面是自己姓李,又改了大號,大人雖然嘴裡沒說,估計心裡還是歡喜的。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他也是洛陽人,準確來說是洛陽北邊的孟津縣的人,按照大人的話來說,叫什麼“洛陽郊區”,但不管怎麼說,一個“老鄉”是跑不了的。
其實李承訓這些“琢磨”都不靠譜,李晟基真正看中他的就是他的全面,他哪方面都不突出,但
《漠唐科技香港成立時間及背景資料》 第二十七章 比武(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