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上大學的機會,報名參軍,成為全軍的標兵,後不幸因公犧牲。
動亂中的中國只認槍桿子。父親說,早在他讀中學時,學生中就以對政府的態度分成兩派,用“文革”語言來說是造反派和保皇派,不用說,共產黨當年肯定是造反派。兩派學生由賽球到辯論,最後發展成武鬥。在毆鬥中,保皇派首領吳以柯拔槍示眾,槍響兩聲,把在場的人全怔住了。這件事對我父親印象太深了。後來陳毅以黨代表名義來達縣,召見當地的黨、團組織領導人,我父親就提出來要搞槍。陳毅大驚,說學校又不是戰場,你箇中學生要槍幹什麼?3年後他們在中央蘇區重逢,陳毅已不記得他了,提起當年要槍的事,陳毅大笑,原來就是你這個傢伙!看來,槍比人更惹眼。
要拉隊伍,可不是像電影裡那樣,登高一呼,貧苦百姓紛沓而至。軍隊是要花錢的,就是軍餉,千八百人的隊伍每日三餐,軍裝,被褥,武器,藥品……總不能當土匪去搶吧。我的三叔,當時也在淮北一帶工作,他給我描述了當時的情景:窮人有的是,要招兵,滿大街沒飯吃的都會搶著來。但槍一響,準保跑的一個都不剩……
與盛子瑾談判的最大成效,是有了地盤有了錢。《三國演義》劉關張三結義,起兵哪來的錢?國學大師南懷瑾考證,是大商人張世平給的錢。曹操起兵是“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財資太祖”。劉邦則是靠的呂后的孃家給錢。我們老爺子起兵是盛子瑾讓大地主吳敬軒給的錢。各有各的路子。
在這裡,他看中了一個人。
趙匯川,一個身高馬大的漢子,國字臉,講起話來聲如洪鐘。1933年參加革命的共產黨員,因與組織失去了聯絡,他就自己在家鄉拉起了一支隊伍,打出宿縣抗日遊擊支隊的旗號。為了爭取合法地位,後經江上青斡旋,編入盛子瑾的麾下,番號六抗三支隊。六抗,是國民黨的番號,即國民黨安徽省第六專區抗敵指揮部下屬的第三支隊。父親是一眼就看上趙匯川了。趙在學生時期曾組織過一個籃球隊,取名“赫赫”,四個“赤”字,可見其之激進。後來參加了吉鴻昌的抗日同盟軍,平定堡一戰負傷六處,可見其之勇猛。
趙行,但他的部隊不行。這是一支隸屬國民黨地方編制,而由共產黨為領導骨幹的“四不像”部隊,起自民間,帶有濃厚的遊擊習氣和家族色彩。父親有文:“著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向他們灌輸紅軍建軍的傳統和經驗,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嚴格訓練管理、密切軍民關係等,使之逐漸和八路軍、新四軍一樣。”他徵得盛子瑾同意,藉口護送他,把趙匯川的部隊拉到彭雪楓部隊去參觀見學,以連為單位開展結對活動,並派了一大批幹部充實進去,最終將這支部隊改造成一支真正的人民軍隊。
“傲然攜手天下事,與我義氣走江湖。”從此,趙匯川帶領著初建時最早的這支部隊,跟隨著我父親轉戰江淮戰場。父親說起趙匯川來,總是要加一句:“一員虎將!”全國解放後,他又和父親一起建立海軍,後任北海艦隊副司令。他的這段出自草莽的曲折經歷,在“文革”中肯定難逃一劫。在革命小將的眼裡,共產黨、八路軍都是樣板戲裡那樣的,怎麼會有這麼亂七八糟的故事?趙小父親3歲,因備受折磨,先我父親去世。父親說過:“我和趙匯川相識相知57年,是生死之交。”他的夫人馬如珍為他出了一本紀念文集,由父親題寫書名《川匯大海》,取其名字“匯川”,意寓風吹浪湧匯入大海。父親與創業時期這些老同志的友誼,一直延續了他們的一生。趙匯川去世時,父親為他寫了一副輓聯:
八十三載革命路,身經百戰,大智大勇,功勳卓著,一身正氣奔大海;
五十七年戰友情,並肩抗倭,同創海軍,患難與共,滿腔悲痛送匯川。
父親走的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天快亮時,一下睡過去,夢見趙匯川一身戎裝,帶著一支部隊,牽了兩匹戰馬,上前對父親敬了個軍禮說,大將軍請上馬!遂後兩人縱馬飛馳而去……
夢,許多人認為荒唐,但我信。
就是這支趙匯川支隊,成為奪佔皖東北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力量,後來編為9旅27團,解放戰爭中的華野21軍63師189團。另外還有兩支隊伍:
徐州淪陷後,周圍十多個縣,一下子湧現出大大小小上百個群眾自發的游擊隊,他們就是隴海南進支隊的前身。只要聽聽他們的名稱,就不難想像起家時那種原始的、草莽的特徵了:邳縣青年義勇隊;睢寧救國團;沭陽三縣聯防自衛隊;上馬臺民眾自衛隊;銅山抗日遊擊隊,等等,五花八門。山東、
《從戰爭中走來兩代軍人的對話語錄》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