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二章 火器 (第1/2頁)

mmee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隊伍從屬周呂侯直面匈奴的兵鋒是杞第一次實地作戰,後方的老爺們見到的不過是“屢入寇”的報送,前線的呂澤卻要到處堵漏。整個山西的邊牆處處報警,幸而內線作戰尚有餘力,即使得了韓王信的傳授,匈奴人也沒有那麼快掌握攻城能力。杞在隊伍中主要負責的是小炮,漢制的寸炮(23.1mm)二寸炮裝上石子就足以破開匈奴人脆弱的防禦,按照操典,炮兵班組需要攜行十次發射的碎石,更多的火藥,駐軍時則可多加準備。不過一般只要將炮隊拉出來打上三四輪,不及短兵相接就可以將匈奴軍擊散。

呂澤一直希望把這些親衛炮兵就近加強給邊防屯所,然而卻被參謀們拒絕。明面上的理由是前線炮兵並不掌握火炮修造技能,沒有持續作戰能力,畢竟現在火炮和火藥都十分依賴暢通的運輸線。

劉盈也沒辦法,泥模鑄造火炮的大量前置環節,包括混勻曬乾等工序可不是那麼容易傳授的,手上為數不多的工程師可不能像撒胡椒麵一樣撒出去。鐵模鐵鑄就更糟糕了,模具洩露對匈奴的加強後果太過於恐怖,逼得冒頓拼了命去鑽研鐵礦冶煉是要出大事的。一千年之後的蒙古可是掌握了全套鐵器製造技術的。砂型鑄造不論是河沙性質還是煤油供給除櫟陽之外都沒有擴散,依靠反覆試驗,劉盈現在算是基本上能夠完善的在櫟陽使用砂型鑄造技術了。

泥模鑄炮技術本身的構造缺陷暫且不提,單說殘留水氣導致的氣孔和無法標準化的缺點已經註定了劉盈不會採用,鐵模鐵鑄配合羅德曼法中心水冷標準化和光潔度都有保證,就是形成白口鐵極大降低了炮身強度,劉盈選擇直接上砂型鑄造配合鏜床鏜光內壁,其實作為主要負責霰彈直射的小型鐵炮,沒必要選擇這麼高的科技,霰彈發射的膛壓足夠低,不過泥模效率低下鑄造缺陷多,鐵模鑄造為強度而提高的厚度又降低了攜行效能,那還不如一步到位。火炮營的價值足夠高且難以分拆也強迫呂澤將其帶在身邊以保證他的安全。

另一邊的冒頓已經快要氣瘋了,他派遣出去的小隊斥候可不全是普通牧民,是編組了核心的王帳騎兵用於探察漢地防禦的薄弱點的,就這麼輕易損失了二十幾人讓人十分心痛。草原上缺乏傷藥,敏銳的王帳騎兵並不那麼容易死在一線戰場上,然而霰彈之下眾生平等,只是幾處破口便足以呼喚來破傷風將騎兵帶去長生天。

“漢兵用的什麼武器?為什麼只要周呂侯一至我精銳的猛士便會損傷。”

“轟隆聲響,便成傷痕,似是火藥。”韓王信還算見過。

“此火藥,我軍可能制?”冒頓瞪直了眼睛望向韓王信。

“火藥三屬,曰硝石,曰木炭,曰硫黃,皆可取之。只是那鐵管,非草原所長。”韓王信此處打了埋伏,在知道冒頓親信受損之後他就開始嘗試復刻火藥了,但是大體配方雖然瞞不住,芒硝和火硝的鑑別與提純,木炭篩分,硫黃提煉,使用雜質分析法進一步提高配比精確度與反應效率,麥粒水造粒等一系列技術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擴散出去的。至於冶鐵技術這項短板,更不是軍中簡單負責回爐修造的後勤軍士能簡單填補的。一方面大規模使用秦武庫兵器使得漢軍後勤自給性較為薄弱,另一方面技術工人的擴散此時本來就沒怎麼發生。歷史上直到東漢時期大規模出現邊民外逃潮都沒有怎麼提升匈奴的冶鐵技術,真正匈奴的冶金技術高峰都得等到劉淵的劉漢政權建立以後了。何況火炮工業更是劉盈揠苗助長,一手培育的,燃氣推動彈丸原理倒是不算複雜,但是讓只使用過號炮的人憑藉幾句描述就完成管式火器的全套製造方案,那除非是出了個超天才,亦或是對面也有位穿越者。

不過冒頓南征北戰多年,也不是被嚇大的,草原生存環境惡劣,不南下打草谷,哪裡來的多餘物資以供封賞,加強權力,同為遊牧民族的月氏可沒有死笨守田的漢人好欺負。故布疑兵於平城後,冒頓率軍從馬邑長驅直入,兵鋒直指太原。此次深入前所未有,呂澤亦是驚疑,然而只不過是冒頓採取了一套相當機會主義的路線,自己攻取晉陽,左賢王攻平城掠取冶鐵工匠罷了。

在晉陽之北,呂澤成功堵截住了冒頓,騎炮兵迅速下馬,佈陣。劉盈設計的炮兵戰術依賴靈活部署,炮架佈置在四輪炮車上,方便拖曳,臨戰則拉下,以土壤承接後坐力。

杞迅速下達命令,佈置火炮陣地,擦燃火繩。冒頓自然是早有準備,騎兵兩翼齊發,分散部署,霰彈射程短近,依靠骨箭遠端拉扯騷擾並不一定需要踏足危險區。早期火炮對陣遊騎兵的優勢並不算大。

漢軍迅速結成圓陣,以長牌相護,都

《我成漢獻帝》 第三十二章 火器(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