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設計 (第1/2頁)
mmee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確實啊,解放奴隸,哪怕是贖買式的解放,這也有點像當初臺灣或是麥大師進行的贖買式土改,而教育普及之前,中央的人手又不足。”
“你想岔了,這事交給劉邦做比你自己做好,別想什麼事都搞成自己的政績,你我培養的人是準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才,想要處理好奴隸社會的關係反而難,因為我們都不是奴隸社會的人。劉邦此時大義天命加身,他作為第一代,去做一些開創性的事情要簡單得多,事情越拖越麻煩,漢政權建立起全國統治這才幾個年頭,地方上盤根錯節沒那麼容易,交給你越拖越成毛病,到時候打補丁多了反而達不到你的目的。”張良搖搖頭道。
“本來按照我所受的教育,解放奴隸這才是第一當先要做的事情,結果我在想什麼?收買民眾,強化統治基礎,還沒有他有良心。把漢廷內部尚存奴隸身份的人們贖買轉化為邊民。至少這一代都算是無礙了。掙這麼多錢還是沒有他會花,白掙了。感覺我自己特虛偽。”
“不過你也要想好啊,贖買政策確實不是正面衝擊奴隸制度本身,相反他是承認了人身控制所有權並依賴皇室資金將奴隸主的人身所有權轉化為皇帝的人身所有權。但是奴隸主們除了操縱身價多賺點錢外,也必然試圖透過其他辦法阻擾自己這種人身控制的失去,限制在釋奴令所指人群進行贖買這是第一步,後面在全國範圍內取締奴隸,或是至少在非少數民族範疇內取締奴隸還是你的任務,而且就算這樣的溫和贖買也會招致奴隸主的反撲。”
“既然劉邦下了決心,論政治治理我完全不如他,自然可以完全相信他。我現在反而擔心的是贖買奴隸會不會造成一批大地主,變人身控制為財產控制與變相的人身控制。”
“這種方法不會,漢初人口不到兩千萬,目前實際上是國有農奴體制和私有農奴體制的衝突,圈地隨便怎麼圈,沒有人生產那就是個屁。美國西進運動那是有歐洲移民和本地生育源源不斷地補充,沒有人口,就不會有生產。贖買式釋奴支持者是哪些,反對者是哪些?考考你。”
“其實還是清除六國餘孽運動,只不過之前在政治上完全否定這些豪強奴隸主的所有權,現在轉向部分支援,但是整體只是給了個說得過去的藉口,實際上是要釜底抽薪。而漢朝現在分封的這批封爵完全不在打擊物件,他們還沒怎麼收買奴隸呢,全靠政府分配。相反他們要充實軍政體系去與前秦豪強搶奪不動產業。如此說來,我還得多掙點錢。”
漢朝經濟體系整體上被稱為奴隸主莊園經濟,這種經濟模式從政治上說可以說是無償剝奪農民的生產所得。但是如果不談政治,純粹的去考慮交換又是處於什麼呢。是自春秋戰國以來的井田制繼承,廢井田開阡陌說的民可不是平民百姓,說的是生產資料組織者,是原有的基層“士”階層,他們依靠大量的財富去組織分散的生產,在莊園內部進行交換。可以說勞動力比土地重要,但是造成農民依附於農奴主的並不只是政治律法的限制。
脫離莊園經濟的自由民並不能自行組織生產,以最寬鬆的生產盈餘計算,三年積一年之糧,所開拓的田地到供給勞動力衣食又需要三年以上。小農可以冒著餓死的危險去追求自由嗎?
而國有土地的授田制授予的是半熟地,是因戰亂撂荒,刑罰等收歸國有的土地,這就使得自然經濟小農經濟能夠得到一定量的發展,但並不足以突破奴隸主莊園經濟。陵邑制度遷徙富戶算是一種強制的,由國家強力保證的“均田免糧”,這可以豐富小農經濟小生產,也算是這個經濟過渡階段的良政。
要想促使奴隸主莊園經濟從根本上破產,那就需要大規模的全國範圍內的商品自由流通,要的是經濟流通而不是技術擴散。以鐵器為例,為什麼劉盈將鐵製品生產聚集在長安、櫟陽,如後世的佛山重鎮,而不是廣建高爐。因為商品交換有助於破壞莊園經濟的自給自足。而一旦分散,讓各地的豪強升級高爐技術,那就可以透過對鋼鐵生產的壟斷去發展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那就和周禮以青銅祭祀為核心構建割據制度的倒退一樣了。後來的“鹽鐵專營”既可以說是徵稅的需要,也可以說是維持大一統王朝的向心性的必然要求。
國家的政治目標應當是拆散莊園,向小農經濟的方向發展。劉盈的政治藍圖不是完美的小生產,更類似於建國之初的美國,本來,四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兩千萬民眾,沒有人多地少之憂,那就是一個早產的美利堅合眾國嘛。比起漢密爾頓殫精竭慮去限制小生產的發展,劉盈作為後世穿越者反而更有優勢。在基層農業經濟上,當然是一夫百畝,攜民五口的理
《我成漢獻帝》 第四十三章 設計(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