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8章 麻花和大小京果 (第1/4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童年記憶裡,必不可少的一定是這些忘不了的小零食,在那一段最童真的歲月裡,和小夥伴們哈哈傻笑著、打打鬧鬧,也有共享不捨得吃的小零食,懷舊老式小零食拌嘴首選就是桃酥,雞蛋糕,麻花和大小京棗,這在八九十年代是最普遍的送禮佳品,紅糖和橘子罐頭也是過年走親戚的常備禮品,一包紅糖配上零食代表任一樣都可以,大小京棗果和麻花,桃酥,都可以,也可以用橘子罐頭替代,還有一瓶散裝白酒也是送禮品,這是米雲留下的記憶,差不多有十年都是這樣走親戚的隨手禮。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完全沒有那種殷切的期盼。大概是米雲上高中以後,就明顯感覺走親戚就淡化起來了,之所以缺少年味,除了我們漸漸長大,心境成熟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記憶中的味道越來越少了。

現在過年買零食,無非就是各類水果,柑橘橙子,加上乾果類,開心果、瓜子、花生、糖果,最多再有些新式的堅果大禮包之類的,但是我們童年記憶中的味道卻不常見了。有了昂貴的開心果吃,也開心不起來,回不到二十年前的年味來,親戚關係淡薄了太多。米雲本章節重點想回憶的就是大小京果和麻花小零食,小時候最想吃的,容易吃到,又有點不容易在家吃的走親戚零食禮包。其他點心零食,米雲就會用少許文字,一筆帶過。

老式雞蛋糕可以說是很多80後、90後童年最經典的美味了。是以雞蛋、麵粉、白糖、白芝麻和色拉油烤制而成,小時候去走親戚,都喜歡揣倆雞蛋糕吃,那質樸的醇香,至今都難以忘卻。如今也還有,可能只有老人喜歡吃了。

桃酥又叫酥餅子,起源於江西,名氣非常大,在很多城市都有賣桃酥的點心店。是以麵粉、雞蛋、油酥、桃仁等製作而成,吃起來非常酥脆,感覺就是幹、甜,可以說是經典的老味道了。很多章節都有專門提及,過去三十年的記憶少不了它,現在和未來還是有它的身影。

大小京棗果更是受幾代人喜歡吃的零食,甜甜酥酥的。老少都喜歡吃,只不過現代人很少去吃。

大京棗在河南一帶非常有名,可以說是春節必備的美味零食。

是以糯米、小麥發酵的蜜糖等原料製作而成,沒什麼新增劑,從原料來說就很健康。大京棗看著個頭很大,裡面是絲網一樣的,很蓬鬆,吃起來非常酥脆,入口即化,甜香甜香的,但是不會覺得膩。

前段時間還在商城廣場外面看到了大京棗售賣,很詫異,城裡還能看到賣京棗,這東西還只是小時候才見過,那時候農村每年過年的時候,就有有一箇中年大叔挑著簍子過來賣這個東西,也就只有小時候十五六歲之前的時候見過,到了後來也就沒有怎麼見過了,那時候的農村雖然窮,但是有好多現在看不到的傳統小吃,現在都慢慢消失不見了,不過米雲明顯感覺沒多少人會去買,吃過大京棗的最年輕的都要奔三奔四了。

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過年的時候,那時候就可以買到一些京棗,這些東西可以說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在過年的時候,除了肉食最期待的東西,京棗原來是一種貢品,其實就是用糯米粉給做的一種傳統糕點,這東西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農村小孩也沒吃過,吃過的都要奔三奔四了,走親戚的隨手禮品,一袋可以放四五個大京棗,米雲小時候最想做的就是拆大京棗包裝,可現實中很少拆掉,最後都會拿去走親戚,只有在別人家才能吃到拆了包裝的大京棗。

大京棗的外拐有些像根棒子,但是外面裹著的是一層薄薄的糖皮,裡面是被油炸的酥酥脆脆的糯米糊,京棗分為大京棗和小京棗,小京棗又叫做江米條和“花根”,外形和口感和京棗幾乎是沒有什麼差別。外面有一層薄薄的糯米粉,吃到嘴裡香香甜甜的,一點都不膩。

大京棗,京果是官方叫法,在米雲的家鄉都是喊雪棗的,因為外觀上都是白色的長條,雪棗不是棗,而是一種地道的中式點心。長長的居多,現在都還能見到,只不過很少有售賣,不光有長長形狀的京棗,還有圓圓的小京棗,圓圓的形狀,外裹一層極細的白糖粉像雪粒,於是乎就叫雪棗了,充滿了民間的智慧。

只有80和90年代的人才有大小京果的記憶,只有每逢過年才能吃到的京果,那個時候對米雲來說可是奢侈品,不過現在算花錢也很難再找到這麼正宗的味道了,沒有新增劑的老式點心,非常適合小孩和老人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輩那代人對京果別有一番情懷。

其實很多地方都有京果,京果和京果長得不太一樣。這是因為,京果並

《80後的回憶照片大全》 第168章 麻花和大小京果(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