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事關係眾弟子他年成就,必須小心應付,疏忽不得。此外除向眾弟子分別指示機宜而外,也未說出妖邪姓名。金蟬覺得奇怪,便問玄殊是何緣故。玄珠答說:“敵人已然來犯,此與西崑崙魔頭不同,本來無須隱秘。令師妙一真人先未明示,或有別的原因。此時幻波池諸位道友當知底細,回山必可得知。至於貧道對此極惡窮兇,除看其自取滅亡而外,昔年早有誓言,不與妖邪對面,也不再提他姓名。還望原諒吧。”三人不便再問。
因知主人為了此事頗費心機,正以全力暗助,所說均經熟計,照以行事,得益不少。又看出她欲行又止,意似遲疑。萍水相逢,如此盡心盡力,全為自己打算,不便違背,只得聽之。又待了片刻,玄殊尋思了一陣,忽然面色微變,說聲:“我們走吧。”便同起身。
行前,金蟬想起仙柬小冊數日不曾開看,也許妖人姓名和應敵之法已全現出,便暗中開啟一看,見上寫“一切均聽玄殊仙子主持”,別的全未提說。經此一來,更生信仰,連英男也不再催走。當下由主人領路,由橋陵後洞飛出。三人這才看出主人的法力和後洞的難走。原來那條洞徑長約二十餘里,出口之處是一危崖下面的古樹,樹腹中空,只有尺許方圓一個小洞,看去直似狐兔窟穴,休說是人,稍大一點的野獸也鑽不進。入內丈許,便為泥土堵塞,後面更有好幾層禁制。雖經主人事前把禁法收去,但由所居石室走出不遠,便入洞徑,由此起便和盤蛇也似,螺徑彎環,上下曲折,一路蜿蜒,通往出口。最寬之處,不到二尺方圓,裡面歧路縱橫,便是伏地蛇行,也飛鑽不過去。起步時,主人領了三人,走到盡頭崖壁之下,道聲:“獻醜。”揚手發出一股烏油油的光氣,先期洞中飛進,再縱遁光。那麼堅如金玉,小才尺許的入口,前面烏光所到之處,山石立時膨脹,往四面撐開,現出丈許大的一條圓徑。賓主四人魚貫同飛,回顧來路,離身丈許,隨同遁光過處,便自合攏復原,仍是尺許大小一條蛇徑,四面山石不見絲毫碎裂之痕,也未聽見響聲,比起林映雪穿山地行之法更強得多。金、朱二人看出此是旁門中最高穿山地遁之法,並非幻景,全仗本身功力,化剛為柔。所過之處,無論玉石金鐵,全被所煉罡煞之氣往外逼開,現出道路,過後仍使復原,以免現出形跡。照此情勢,非有千百年的苦功,不能到此境地。分明是一位法力極高的旁門中老前輩,偏是那麼謙和,始終以同輩上客之禮相待,又如此盡心相助,心中感激,更加敬佩。
朱文正和金蟬、英男互用傳聲談論稱讚,忽想起目前群仙劫運。有許多出身旁門的散仙,因為以前經過一兩次天劫大難,各自警惕。有的改行向善,轉投正教;有的得道年久,素有聲望,不願自卑,隱居深山古洞和遼海荒僻之區,苦心虔修,為末次天劫打算,期前再行設法,或是準備應劫的仙法異寶,連結同道合力抵禦。這一種人最多,但都自滿好勝,恥向外人低頭,除卻自知無幸,拼轉一劫,先期兵解而外,便能脫難,本身道力元氣也必損耗大半。還有一種,雖在旁門,以前並無惡跡,劫後餘生,更知謹畏,仗著和正教中人縱無深交,也無仇怨,向無惡名在外,容易親近,於是運用玄功,推算未來,事前設法與正教中人交往,以便到時求助。平日多結好感,遇見對方有何為難之事,便以全力相助,以為異日同共患難、助人自助之計。這一類人為數不多,多半得道多年,法力、行輩均高,早把未來之事計算停當。而所交正派中人,本就知他為人,遇事再一互助,於是感情越深。不特投桃報李,理所當然,而且對方日與正人交往,也漸水乳交融,成了同道。一旦大劫臨身,便得大助,終於轉危為安,並還舍舊從新,成了正果。主人也許便是這類高明之士。照她這樣為人,休說此次蒙她全力相助,同仇敵愾,便無此事,他年有事,也應約上有法力的同門,助她脫難,才是道理。
正尋思間,已同飛出樹腹,到了外面。玄殊忽然笑道:“貧道以前身世孤寒,中間誤入旁門,備歷艱危苦難,始得脫離左道,勉修仙業。無奈根骨、福緣俱都淺薄,中受惡人欺凌,隱痛甚深。等到去邪歸正,身已化為鬼物,又費一甲子苦功,始將魂氣凝鍊,才有今日。回憶前情,實是痛心。在未將舊日軀殼消滅以前,自慚形穢,從不敢以本來面目見人。加以出身左道,人鬼殊途,與正教中人無多往還。雖有幾個玄門知己之交,多已道成飛昇。此次出頭多事,本出意料,一半固為記名弟子林映雪苦心所感,一半也由於那兩個極惡窮兇的妖邪二次出世,後患堪虞。自知力薄,雖然心動,先還不敢輕舉。
只想勉為其難,將三位道友引開,暫時不與妖
《蜀山劍俠後傳百度百科》 第1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