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部分 (第1/4頁)

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明形態——現代西方文明靠攏,而全球化為各文明形態的統一提供了參照標準和舞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文明的多樣性被最終削弱,世界範圍內單一形態的主流文明的出現首次一步步成為現實。

文明形態多樣性的削弱大多源於各文明形態之間的競爭,而非對生存其中的自然環境的不適應,這一點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表現得更加明顯。而如前所述,多樣文明形態開始是建立在適應自然的基礎之上,全球化加速了文明多樣性的削弱,而這並非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使然,而是人類自身競爭的結果。從而,在面對自然這個終極的裁決者時,全球化下文明形態多樣性的削弱使人類原本多樣的適應自然的生存方式減少。文明形態無論是強大還是弱小,最終都只會面對自然的審判。全球化浪潮之下大部分文明形態趨於消失,只留下少數幾種適應此種形勢的文明樣式,這固然可以說是人類強大的表現,但也相應的缺乏危機適應的選擇餘地,須知每種文明形態都有各自存在於自然的理由,也都有各自的優長與缺陷。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削弱是否也可算作強大之中內在的一種沒落?多樣化才是一個系統得以穩定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類若要更長久的存在,多樣化的文明形態是必不可少的。而全球化使文明的多樣性受到進一步削弱,在人類生存方式的選擇上,越來越多的雞蛋正透過全球化被放到了一個籃子裡。

“後現代”批判

“後現代”批判

一.“後現代”是否有確指

二.“後現代”是個幻覺

三.“後現代”是場危機

一.“後現代”是否有確指

本節的寫作參考了劉放桐先生主編的《新編現代西方哲學》第615頁《當代後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及其基本傾向》一節。

“‘後現代主義’本來是指稱一種以拋棄普遍性、背離和批判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為特徵的建築學傾向,後來被移用於指稱文學、藝術、美學、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中具有類似傾向的思潮。”(《新編現代西方哲學》第615頁)哲學意義上的“後現代”一般是指20世紀60年代以來出現的具有反西方近現代體系哲學傾向的思潮,它的出現是對傳統西方哲學的批判和超越的趨勢使然。

“後現代”曾被廣泛炒作,它被認為是克服了既有哲學的矛盾,調和了不同思潮的對立,甚而被認為是西方哲學一次新的轉型。然而“後現代”又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它的含義在哲學界並無一致的看法,“有理由把其所指由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特定思潮擴充套件為20世紀上半期乃至19世紀中期以來西方哲學中的一種廣泛的思潮”。(《新編現代西方哲學》第616頁)

“後現代主義”一詞中的“後”一般是指現代之後,然而也有觀點認為是指現代的後期,還有人認為它是指現代主義已經結束而新哲學時代尚未形成的過渡時期,利奧塔等哲學家則認為後現代主義是一種不同於現代主義的思維方式,不具有時間概念。

然而無論根據何種觀點,都可以將“後現代”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以前。在西方文化中,“現代”通常是指以17世紀產業革命為標誌的現代化運動以來的整個資本主義時代,“現代”何時結束或其後期何時開始,很難以20世紀60年代為界。因此“後現代”不侷限於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當代,而可以上溯到之前的時代。“從西方哲學的實際發展來說,既然從19世紀中期,特別是20世紀初就已先後出現了各種型別的批判和否定近代哲學的思潮,自然可以說從那時起就出現了後現代主義哲學。”(《新編現代西方哲學》第617頁)

因而“後現代”的含義是多重的、遊移不定的。“後現代”的出現是相當年輕的,從模糊的含義也可以看出,它仍然是一個不成熟的、甚至是倉促提出的概念。

儘管“後現代”要求超越現代,但是它事實上並未做到這一點,它仍然包含著現代的種種矛盾,從而難以滿足人們對超越的要求。“後現代”的那些純粹否定性、主觀主義、相對主義、虛無主義的觀點因而受到冷落,並且也使它自身成為超越的物件。在這種情況下,“後後現代”成為超越“後現代”的旗號,然而建立在後者並不成熟的基礎之上的“後後現代”,更只是一種模糊的傾向。

二.“後現代”是個幻覺

現代無疑是歷史的,並且即使單純從生物角度來考慮,人類具有適應外界變化的能力以及快速演化的本領,從而使結束現代跨入一個新的時代也幾乎必然。

《哲學啟蒙教育的兒童讀物有哪些》 第2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