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5部分 (第1/4頁)

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據《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哂、羅市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各有所因。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賊帥常山人張燕,乃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寇賊更相交通,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

由此可知,黑山軍的活動區域是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谷之中。黑山則位於太行山脈的南端,故史書稱之為黑山軍。

太行山脈高峰迭起,海拔多在兩千公尺以上。山脈東南為河北平原,西北則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陘道多分佈在太行山脈之間。太行山脈這一地勢特點,為分佈在太行山各山谷中的黑山軍各部,相互聯絡和互配合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

黑山軍諸帥多出於社會的底層,其名號往往源於其個人行為或某項特徵。比如眼大者自稱李大目,聲大者稱為雷公等等。

南燁得到的訊息是黑山軍**有二十餘股賊軍,若按每支賊軍萬人左右計算,那就是二十餘萬人。雖然與百萬人的虛數相差甚遠,可與自己麾下的五千人相比還是多出了40倍。所以一路之上南燁並沒有絲毫放鬆,一直在與戲志才商討破敵之策。他就盼著郭太能談判成功帶回好訊息。

此時郭太等人的大隊人馬已然逼近鉅鹿郡治所廮陶縣。因為張牛角的百萬黑山軍就正要攻打廮陶縣城,全部駐紮在城外。

郭太站在山坡之上一眼望去,只見廮陶縣城外數里處密密麻麻扎滿了營帳,中間人馬穿梭簡直數不清有多少士卒。

張牛角亦是粗通軍略之人,早在周圍佈滿了探馬。郭太引兵一萬餘人目標極大,便有探馬飛報張牛角。

正在帳中議事的張牛角聞報問道:“可知是哪路兵馬?打著何人旗號?又來了多少人馬?”

探子道:“不知是誰家兵馬,旗號上寫著白波二字,恐怕在萬人以上。”

坐在張牛角身旁的褚燕道:“張將軍,定是白波谷中的郭大到了。此人頗為俠義,必是收到將軍密信後特來相助我等舉事。”

張牛角奇道:“既是郭大為何要打白波旗號?”

位居褚燕身側的於毒道:“傳聞白波谷中有四座山寨,分別以郭太、韓暹、李樂、胡才為首。去年四人還各自為戰,今年郭太也不知用了什麼辦法,將另外三寨人馬收歸麾下。如今四寨皆以郭太為首,想必這白波二字便是指四寨人馬。”

張牛角大喜道:“竟有此事?我只邀了郭太一人,卻到了四寨人馬,真是天助我也。想必那郭太也是一方人傑,我等該出寨迎接才是。”說罷便帶領諸將迎出帳外,又派遣使者去請郭太進營。

郭太在山坡上觀陣片刻正打算遣使者到張牛角營中通報,沒想到張牛角的使者卻先一步到了。郭太不敢怠慢,將使者引到近前。

使者拱手行禮問道:“閣下可是郭太將軍?”

郭太道:“正是郭太應張將軍之約前來共舉大事。不知張將軍遣使而來所為何事?”

使者道:“張將軍得知郭將軍和諸位將軍到此已攜眾將出迎。請諸位將軍隨我一同入營。麾下兵馬可在山下擇一地自行安置。”

郭太聞言命楊奉負責安置人馬,自己和韓暹、李樂、胡才三人跟隨使者進了張牛角大營。

第十四回 走四方集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6)

張牛角與郭太早就互有耳聞,只是誰也沒見過誰。二人相見之後少不了一通寒暄互道久仰,然後就如同多年老友一般相攜進了帥帳。

郭太一進帥帳便見到了二十餘席座位,看來張牛角的號召力果然不可小覷,黑山諸軍竟然一個不差全都到場。

張牛角見郭太望著座位發愣,以為他不知該身居何位便介紹到:“諸君看得起我張牛角與我一同起事,這帳中座位便按帶來人馬多少排列,也免得爭執。不知郭將軍人馬多少?”

郭太爽朗道:“我四人麾下共有一萬五千餘眾。座次前後倒也無妨,張將軍將我四人放在一處便可。”

張牛角見郭太豪爽,與那些剛見面便爭鋒搶上互不相讓的賊帥大大不同,心中好感大增,指著一處距離自己不太遠的座位道:“郭將軍人馬已然不少,坐在此席便是。我再命人於郭將軍身後另設三席給三位將軍。郭將軍意下如何?”

郭太也知道張牛角這是怕壞了規矩

《資料三維化》 第6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