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9章 百戰不殆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今形勢,他不得不停歇對中部鮮卑殘部首領的追究,一來,中部鮮卑僅部族聯姻,不及東部鮮卑鐵板一塊,此戰過後斷不敢輕犯大漢疆土;二來,西部鮮卑的步度根領部,於幷州西北蠢蠢欲動,等待他的挑戰,不宜將寶貴時間消耗於無威脅者身上。

安置妥俘虜與戰利品後,敖烈令徐庶、龐德率領一萬兵卒扼守幽並界口,然後他親自督師,西進以圖攻克三鮮卑的最後一路——西部鮮卑。

起初,面對鮮卑侵襲,敖烈差遣崔琰、高順共守步度根。

而後暗影部下散播謠言,使得西部鮮卑內憂重重,讓步度根心緒如麻,只能止戈回援,專注於攘除內鬥。

直至今日,步度根尚無法完全化解內部矛盾,可見其帝王才能並不顯著,危機處置乏善可陳。

然則,若步度根確是英主,謠言只怕早已化作泡影,起不到絲毫作用。

率軍飛馳,跋山涉水五日之後,敖烈來到了與北方草原近在咫尺的固陽。

崔琰與高順的大寨便坐落在這座城市之內。

接待敖烈後,崔琰向其詳述一月以來發生之事。

初時,高順率駐軍北境的兩萬郡士與步度根對抗,幾場戰鬥下來,勝負參半,略佔優勢的是高順。

其對步度根的部隊構成一定程度傷害。

隨後,伴隨著暗影謠言的四起,步度根再也無意入侵南方,遂為高順創造了戰機。

高順抓住西部鮮卑人心動盪之刻,發動了兩次猛烈襲擊:一次突襲鮮卑糧倉營地,一舉燒燬三分之一物資,奪還三分;第二次則是於固陽以北約十里山谷設伏,以精湛的戰略擊殺六千敵兵。

聆聽崔琰報告,敖烈領略到了他對高順的推崇之意,原本在他印象中,高順只是精於操練士卒的將才,但他此刻明白自己低估了此人,這位憑藉訓練聞名於史的將領,領兵戰鬥同樣獨具慧眼。

看來,歷史記錄中的人物並不完全可靠,英雄輩出的年代,淹沒的英傑何其眾多,高順便是其中一例。

高順的表現促使敖烈決心今後選取官吏時,務必仔細考量他們的綜合素質,或許將來某一日,就能在這些人中發現如同高順般的,被史籍遺漏的卓越人才。

史冊記載之人選顯然有所遺漏。

聽完彙報,敖烈命崔琰將高順的戰績記載,讓全軍傳閱,並慷慨嘉賞。

對英勇立功之將士,他的讚揚毫不吝嗇。

對高順表彰一番後,他轉而談論中部鮮卑問題,問向諸葛亮:“孔明,對中部鮮卑有何籌謀?”每逢大事,敖烈習慣傾聽下屬意見以彙集智慧,而首位顧問必定是諸葛亮。

經此數次智鬥力攻,諸葛亮正如敖烈預料,明顯迅速的成長著。

親自經歷一線戰事,親測戰況,是錘鍊經驗的最佳辦法,遠勝枯坐研讀兵法。

這短短一個月,諸葛亮的變化清晰可見,書生氣概減褪,取而代之的是沉穩寬宏與處事從容。

聽敖烈開口,諸葛亮已然胸有成竹:“主公,西部鮮卑內患未平,正是揮兵征伐的大好時機。

但受限於時日和兵員對比,吾軍仍需智取而非強攻。”他先是確定戰爭的必要性,接著揭示西部鮮卑面臨的困境,末了指出幽並聯軍並無顯著優勢,建議藉助智略以求勝。

這番分析入木三分,不但敖烈,就連對抗中部鮮卑的將領崔琰與高順皆點頭贊同。

“對策從何處入手?”敖烈追問。

諸葛亮並未急答,反而是目光移向崔琰和高順,朗聲道:“崔司馬、高將軍,你們已與步度根相持數旬,依照你們的觀察,他此刻最渴望得到什麼?”

崔琰與高順沉思片刻,不約而同回答:“穩定。”

諸葛亮接過話題:“確實,便是穩定。

身為首領,步度根絕不容忍部屬動盪。

兵法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其所欲,恰是我軍進攻的關鍵。”

高順疑慮重重:“可西部鮮卑內鬥源於自身矛盾,我軍怎可插足其中?”

諸葛亮微笑回應:“諺雲‘臥榻豈容他人鼾睡’?我軍重兵駐紮,必然擾亂步度根的整頓。

何不動之以詭,示弱撤兵,為他營造和平表象?待我們退避,步度根定會趁勢打壓猶豫不決的部族領袖。

屆時矛盾升級至明爭,我等再揮軍北上,順勢得漁翁之利,不亦樂乎?”

聞言,敖烈大笑:“孔明是視步度根如河蚌,其他首領似鷸。

《重生燕王的小說》 第169章 百戰不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