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5章 諸侯聯軍,散了 (第1/1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協心中計算,疑惑問道:“不是說十九路諸侯嗎?怎麼少了一路?”

劉虞答道:“還有一位,其實不算諸侯,傳言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名叫劉備,字玄德,曾任平原相,後在張舉叛亂時棄官而去,下落不明。得知各路諸侯會盟討董,他又不知從何處出現。”

劉協皺眉思索許久,也沒想起哪位漢室宗親叫劉備,追問:“這個劉備,是哪一支的宗親?”當初劉邦建國後,大肆封賞子弟為王,那時許多地方的諸侯王都是漢室宗親,四百年下來,有的宗親回到朝廷任職,如劉虞;有的因家道中落或觸怒皇帝,流落民間,與百姓無異,劉備便屬於此類。

"嗯,此事" 劉虞猶豫著,似乎不願提及劉備的來歷。見劉虞如此,劉協心中疑惑頓生,忍不住追問:"皇叔,莫非有何難言之隱?"

一旁的王允輕嘆一聲,插話道:"稟陛下,大司馬難以啟齒也是情有可原,因這劉備逢人便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

中山靖王?那位荒唐一生,育有一百二十子的王爺?在眾多諸侯中,最被人嗤之以鼻的便是這位中山靖王。其他諸侯要麼名垂青史,要麼遺臭萬年,最不濟也是平淡度日,唯有他,未留下任何值得子孫稱頌的事蹟,最大的成就便是酗酒與風流,竟育有一百二十子,還不包括女兒。僅此一點,中山靖王之名便已臭名昭著。故劉虞才羞於出口劉備的出身。

劉協自嘲地搖頭,嘆道:"中山靖王之後,實無寄託希望之理。"

朱儁突然開口:"陛下,十年前臣征討黃巾軍時,曾與劉玄德數次相見。此人表面和藹,卻總給人刻意偽裝的感覺。不過,此人確有本事,手下還有兩位猛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鍾繇插話:"無論如何,有此人相助,也算一股力量。敖君侯一人之力畢竟單薄,若劉玄德能成為敖君侯的臂助,亦是好事一樁。"

眾人正議論間,酒窖外傳來三長兩短的敲門聲。這是劉虞與眾人約定的暗號,單日用三長兩短,雙日則用兩短三長,以防劉協藏身之處洩露,此法亦是向敖烈學來。

皇甫嵩上前開門,一人身影閃入酒窖,迅速合上酒窖門。眾人細看,原來是城門校尉伍瓊。當初宛城張少率黃巾餘孽作亂,敖烈挑選將領,伍瓊被選中,擔任參軍。後來敖烈平定宛城,回右北平時,伍瓊兄弟因家眷在洛陽,未隨行至幽州,而是返回洛陽。因助敖烈平亂有功,兄弟倆皆晉升,伍瓊如今已是城門校尉。

伍瓊兄弟曾追隨敖烈並因此晉升,故對敖烈之父劉虞始終恭敬有加。劉虞暗中試探後,確認兄弟倆忠於大漢,便將他們納入同一陣營。

伍瓊先向劉協匆忙一拜,急切道:"大事不妙,據可靠情報,諸侯聯軍,散了!"

酒窖中眾人聞言,無不面色大變。十九路諸侯聯軍勢如破竹,已攻克虎牢關,洛陽在望,董卓之死近在咫尺,怎會在此關鍵時刻說散就散?

劉協臉色驟沉,聲音中帶著顫抖:"究竟,發生了何事?"

伍瓊艱難嚥下一口唾沫,整理思緒,大致講述了聯軍分裂為兩派,敖烈領軍追擊,多數諸侯袖手旁觀的情況。伍瓊身為城門校尉,負責洛陽各城門的盤查,故能迅速查明十九路諸侯分裂的原因。

皇甫嵩聽完,臉上帶著震驚,苦澀道:"如此說來,十九路諸侯已分裂為兩派,敖君侯等人屬少數派,主張徹底剷除惡勢力;而袁紹等多數人,則駐足虎牢,意圖隔岸觀火?"

劉協憤怒地拍了拍牆,怒斥:"袁紹這誤國誤君的混賬!竟敢公然對抗皇兄,他把我置於何地?難道,我只是他獲取政治資本的棋子嗎?真是罪該萬死!"

伍瓊語出驚人,繼續道:"陛下息怒。情況可能更糟。曹操領兵追擊李儒、呂布,卻被李儒設伏,幾乎全軍覆沒。聞曹操大敗,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的劉玄德立即撤兵,退回虎牢關。如今,只有敖君侯、遼西太守公孫瓚、長沙太守孫堅和河內太守王匡四路諸侯前來勤王,四路人馬加起來不足五萬。"

眾人聞言,皆仰天長嘆,臉上滿是哀傷。

劉協呆坐下來,無精打采地說:"難道我堂堂大漢,在危急時刻,只剩下這幾個忠貞之士?"

看著劉協頹喪的神情,伍瓊心中隱隱作痛,但形勢緊迫,他實在無法隱瞞事實。忽然想起一事,伍瓊猛然抬頭,從懷中掏出一塊絹布,連忙道:"對了,臣差點忘了大事!這是敖君侯麾下軍司馬賈詡賈文和先生派人送來的,來人說破敵之策盡在其中。"

:()重生為北漢燕王

《重生燕王的小說》 第75章 諸侯聯軍,散了(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