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9章 駁回提議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此,敖烈早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決定與扶余展開一場硬碰硬的較量,力求一戰定乾坤。

至於具體的戰術策略,尚未最終敲定,敖烈計劃先與扶余試探性地交鋒,摸清對方的實力後再作打算。

三日後,敖烈率領兵馬自丸都城出發,直抵與扶余接壤的難水。

這難水,乃是漢人口中的稱呼,而在扶余人眼中,則名為碧江,寓意江水碧綠清澈。

難水便是後來的嫩江,作為松花江的最大支流之一,敖烈對此地並不陌生。

他在前世曾有一次尋寶之旅,途徑此處,儘管一些具體細節與後世略有差異,但總體地貌特徵仍與後世的嫩江相符。

騎馬疾馳間,敖烈指向那條結冰的江面,對諸葛亮說道:“孔明兄,這就是難水了。

我對這條江有過研究,上游下游皆狹窄湍急,唯獨中游地頻寬闊平緩。”

諸葛亮一直在思索如何儘快平定扶余,聽聞此言,雙眼驟然一亮,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回應道:“主公,我軍取勝的關鍵,就在於這難水之上。”敖烈聞聲一愣,旋即領悟過來,追問:“孔明兄的意思是,半渡而擊之?”二人同為鬼谷十三篇的研究者,思維敏銳,此刻彼此的想法瞬間相通,彷彿心靈相通一般。

諸葛亮點頭確認,接著道:“如今正值隆冬時節,扶余人世代居住於難水之畔,長久的生活習慣必然使他們堅信難水冰面堅固無比。

我軍便可藉此機會,在冰面上設局,一舉擊潰扶余主力。”

聽罷諸葛亮的分析,敖烈陷入深思。

片刻後,他突然勒住戰馬,胯下的照夜雪龍駒猛地止步,後蹄深深插入地面,前蹄高高抬起,整個身軀與地面形成四十五度角傾斜,懸空停留片刻後,重重落下前蹄,激起漫天塵埃。

“傳我軍令,暫停前行,在難水岸邊選取最為醒目之地紮營,務必要讓對岸的扶余人清晰可見我軍營地內的所有動靜。”敖烈下達了一道看似頗為反常的指令。

歷來行軍佈陣,紮營選址極為講究,既要依託險要地形,又要臨近水源,還需遵循諸多嚴格要求。

然而此刻敖烈的命令,卻似乎完全背離了這些常規。

敖烈麾下的將士們對此感到困惑,同樣,隱藏在難水對岸的扶余探馬也是一頭霧水。

一名扶余探馬疑惑地詢問身旁同伴:“漢軍是不是腦子進水了?怎會選擇在這種地方紮營?”他得到的回答同樣充滿疑惑:“誰知道呢,也許漢軍主帥是個不懂兵法的傻瓜吧。”

這名探子滿腹疑慮地再次望向忙碌紮營的漢軍,隨後下令:“派出兩名兄弟,速將此情報送回,由大王定奪。”話音剛落,兩名探子身形一閃,迅速離去,朝著扶餘國內深入而去。

扶餘國現任國主尉仇臺熟讀漢家典籍,精於謀略,且崇尚武力,與殘暴無道的東川王截然不同。

尉仇臺早早便派出探馬,秘密潛伏在難水周邊,密切監視漢軍的一舉一動,為即將爆發的大戰做足準備。

漢軍的任何動態,都將被探馬準確無誤地報告給尉仇臺。

是夜,在難水邊的大營中,敖烈喚來諸葛亮,低聲道笑:“孔明兄,可知我心中所想?”諸葛亮報以微笑,回答道:“主公莫非欲引誘扶余主力大軍前來,待其渡江之時,破冰陷敵,使其大軍淹沒於寒冷江水中?”諸葛亮並非賈詡那般過於明哲保身,加之敖烈對諸葛亮有救命及知遇之恩,他對敖烈毫無保留,凡問必答,直言不諱。

“正是此意!”敖烈神秘一笑,“只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有幾件事情要做。”諸葛亮介面道:“首要之事,製造假象,誘使扶余主力大軍前來;其次,借夜色掩護,在難水冰面上動手腳。”

兩人默然無言,相對而坐,心照不宣地同時發出一聲意味深長的笑聲。

次日黎明,魏延滿臉憤慨地闖入了敖烈的帥帳,朗聲道:“盟主!那高句麗之人實乃背信棄義之輩,昨夜某巡邏之時,隱約聽見他們在暗中竊議,難以抵擋這刺骨寒風,欲返回高句麗老家。

只因夜色已深,擔心打擾盟主休息,故未曾稟明。

誰知今晨醒來,高句麗人竟已偷偷溜走一半,待我發現之時,早已蹤跡全無。”

敖烈聞此訊息,僅輕嘆一口氣,隨後寬宏大量地對魏延言道:“文長,高句麗人歸順不久,人心浮動,擅自離去也在情理之中。

此事便作罷論,不必再追究那些逃亡者的罪責了。”然而,敖烈的豁達並未得到魏延的理解,他

《重生燕王的小說》 第149章 駁回提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