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進退兩難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聞之,張闓臉色劇變,低語追問:“這背後之意,又是為何?”
劉備面色悲痛,哀道:“為百萬徐州之黎民,劉某別無選擇。
曹操狼子野心,徐州終將遭難。
陶君恩深似海,如何能坐視其地失守?此策略,或許是百萬餘百姓的生死一線。
待曹嵩故去,曹操哀痛之餘,三年服喪,徐州或有轉機。
但務必隱蔽無痕,不可使曹操起疑。”
聽罷,張闓久久不語,終道:“兄臺之情,某心領了。
奈何曹操威壓天下,一旦失手,吾恐難見明日陽光。”劉備素來曉暢人心,他知道張闓貪婪,於是揚手,手指晃動:“兩千兩!事後即贈,以表謝意。”張闓聞言,再無疑慮,立即允諾:“善!此事,交予在下,勿慮!”
劉備淡笑,將桌上百兩黃金悄然推至張闓面前,然而殺意在眼中微閃。
眼前之財僅是幌子,那所謂的兩千兩黃金,他根本不曾預備。
只待張闓歸來,便取其性命,以絕後患。
次日,劉備面見陶謙,直言昨晚輾轉反側,決定派出兵馬不僅沿途護送,還要確保曹嵩平安出境。
陶謙欣然應允,徵求將領人選。
劉備佯作猶豫,藉故推辭,反覆之下,才提到張闓之名。
陶謙信以為真,當即委以重任。
張闓領命而去,離去時投劉備一個放心的示意。
張闓率領手下五百士卒,並應劭一道護送曹嵩進發。
幾日後,途經華費,離兗州僅咫尺之遙。
忽降傾盆大雨,隊伍被困,不得已進入當地古寺暫避。
暴雨不歇,持續兩日,張闓心中焦躁不已,他急著達成交易,向劉備索取那兩千兩金子。
然此刻,雨水成了阻擋他的障礙。
夜晚,風雨大作。
廟中僅有的避雨之地已被曹嵩及其家屬佔滿,張闓與應劭的部下只好擠在屋簷下。
一士卒抱怨:“世道何其不公,我們在外淋雨,人家卻能在殿內安逸!”張闓無奈嘆氣,安撫部下:“他們乃曹公親眷,何以比肩?暫時隱忍便是。”
此時,一士卒靠近,低聲道:“將軍,我等本是黃巾義士,無奈投靠陶謙。
陶公從未看重我們,唯有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交由我等。
何必自討苦吃?瞧曹家物資豐盈,倒不如取之,逃至深山之中,樂逍遙。”一番言語觸動了張闓內心的貪念。
世人皆知曹嵩富有無度,資助曹操抗擊董卓曾揮金如土。
與此相比,劉備那兩千兩黃金有何足掛齒?張闓心想,何必為劉備效力?直接除掉曹嵩,奪其財寶,豈非更為痛快?
心念既定,張闓果斷召集部下,悄悄瞄準應劭之軍。
不久後,中原各地傳聞,張闓圖謀曹嵩財寶,殘忍滅曹全家。
劉備聞訊,恨張闓誤其宏圖,使得計劃徹底破滅。
如今,徐州危在旦夕,曹操復仇之心如箭在弦。
劉備此刻所想,已非圖謀徐州,而是如何避免災難,躲過曹操的雷霆一擊。
劉備早被利益迷心,明知張闓貪財如命,仍天真地以為空頭的黃金支票,足以操控張闓行事。
他幻想,一旦張闓下手,即便事後引人懷疑,亦不會牽扯自身,陶謙反而會因動機嫌疑而陷於不利,利於自己奪取徐州。
然而,曹操的豐厚財寶豈是表面這般簡單?劉備疏忽了這點,他終究未能看清人性的複雜與貪婪之深。
門不當戶不對,劉備生於草根,雖有皇族血脈,然兩年前所幸不存,當今天子劉協已從親眷之冊將其剔除,劉備一生未經財海之闊,自不能揣摩曹嵩之財閥底蘊。
是劉備一時不慎,致張闓喪盡天良,貪財奪命,竟於徐州之地動手,此番舉動,讓徐州大地籠罩於恐懼之中。
然而劉備機關算盡,卻反誤自身之智也。
君子不可陷於危局。
這是劉備一貫之信條。
如今徐州不再是庇護之所,亦不再是他夢想中一展拳腳之處。
劉備暗下決心,隨時準備撤身離開。
只是,劉備在兩年間為了爭取徐州,一舉一動皆表仁義,已在百姓中聲望甚高,不少豪傑也暗中與他結盟,譬如下邳陳珪父子、東海糜竺兄弟等人。
曹操虎視眈眈,若劉備此時抽身而退,不僅譭譽於一時,還將使陳珪、糜竺等人心
《重生燕王的小說》 第158章 進退兩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