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三章 (第1/3頁)

魚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齊悅家還剩五兩不到的銀子,確切的說是四兩六百三十二文錢。杜齊悅嫌棄帶著六百多文錢出門太重太累贅,就拿了二兩三十二文分開來放在身上,其中二兩銀子被他裝在一個嬰兒拳頭那麼大的小荷包裡頭揣在懷裡,另外三十二文則放在了袖袋裡頭。

現在要買東西,杜齊悅便摸了摸懷裡頭的荷包,走向了街角的一家錢店,準備過去把二兩銀子換成銅板買。大豐朝雖然經濟發達,銀子也很多,但是世面上流通的卻並不多。在市場買賣一般都是用銅錢付賬要不以物換物,很少有人會用銀子。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朝廷的控制,另一方面是百姓覺得用銀子不划算。

大豐朝銀錠子鑄造出來的重量是有規格的,最少一錠一兩重,其餘分別為五兩、十兩、五十兩重一錠,金子的重量也是如此。但是百姓買東西時別說花金子了,就是銀子通常也是用不了一兩的,因此付錢時就要用鑿子鑿開了再稱重,這樣就會有一定的損耗。而去錢店存銀子的時候,卻必須要重量符合規定的完整的銀錠子,這樣就需要鑄銀,就是把零散的碎銀子鑄造成完成的銀錠子。去錢店把碎銀子兌換成足重的銀錠子也需要這樣。鑄銀耗損是很大的,稱重正好為一兩的碎銀子鑄造的銀錠子根本就不可能滿一兩,所以總是要百姓自己貼銀子。老百姓一年才賺幾個銀子,自然是不願意的,因此後來乾脆就只用銅錢,雖然銅錢用起來又重又不方便,但是至少數目不會變少。而且銅錢就算是缺了角磨了邊,只要它還是一個銅板,就值一文錢。

當然如果家裡錢多的要放起來的,自然還是換成銀錠子或者金錠子來的方便,不然一百兩銀子就是十萬個銅錢,得裝幾個大箱子,重的要死,想藏都沒處藏去。這些銀子要拿出來花的時候肯定會有損失,但是也不是沒辦法減少這些損失,只要在買東西前先繞道去錢店裡把銀子置換成銅錢就可以節省很多。不過不是每家錢店都可以隨便置換銀子的,因為銀子鑄成之後上頭就印有銀戳子,官府鑄造的和民間鑄造的銀子上面的銀戳子不同,民間各家錢店鑄造的銀子銀戳子也不同。其中官府鑄造的銀錠子每一家錢店都可以置換,民間鑄造的銀錠子則必須是哪家錢店鑄造的去哪家置換。

每一兩銀子置換的時候錢店都會收二十文錢算是火耗費,因為銀子這種東西並不是很堅硬,很容易磨損也容易生鏽腐蝕,這樣會產生一定的損耗。但是這種損耗銀子少的話往往稱是稱不出來的,等錢店收好之後銀子多了再稱就會很明顯,這樣的話銀子就需要融了重新鑄造成成兩的銀錠子,然後又要損耗一些。這兩種損耗錢店自然不能自己承擔,不然就成了賠本買賣了,因此錢店就會收二十文的火耗費。這二十文肯定不足抵銀子真正的損耗,不過也不能讓來錢店換銅錢的人負責所有的損耗,畢竟後頭重鑄都是錢店自己的事情,所以收這二十文錢算是一方分攤一半損耗。

換銀子的人雖然少了二十文錢,換的時候也煩了一些功夫,可是相比起買東西時絞碎,再攢好了換整錠的銀子來說,還是合算許多的。再說真正手裡有銀子的人,也不會在意這二十文錢。

可是杜齊悅很心痛,換二兩銀子就需要四十文錢,四十文在這裡能夠買一斤多的豬肉呢,簡直就跟挖他的肉似的。不過再捨不得銀子也得換,六百文錢根本用不了多久,這次不趁著到鎮上換好銅板,下次要買東西的時候銅板不湊手就麻煩了。

杜齊悅家的銀子是富盛錢店鑄的,這家錢店是大湖鎮上最大的一家錢店,店面特別的大,有別人家普通店面的兩倍大。走進去之後看到的就是一個把店面橫向一分為二的四尺多高的大櫃檯,櫃檯上方則是一排只能讓一隻手過去的木柵欄。櫃檯後頭站著五個夥計,其中一個圓臉夥計看到杜齊悅和虎子走進來,立即笑著招呼道:“兩位郎君,是要存錢還是換錢?”

“麻煩換二兩銀子。”杜齊悅走過去,從懷裡掏出荷包倒了兩錠銀子出來。

夥計拿起那兩錠銀子仔細檢視了一下上面的銀戳,確認是自家錢店鑄的,就把銀子放到了手邊,然後從櫃檯下面拿了兩串銅錢放在臺面上當著杜齊悅的面清點了一下,“這位郎君,這裡是一千九百六十銅錢,每串九百八十文銅錢,是不是確定要換?”

杜齊悅眼睛一直盯著夥計清點銅錢,確定數目對的之後就點了點頭,“確定要換,給我簽訂票據吧。”

“好的郎君。”夥計笑著從身邊放著的幾堆票據裡抽了一張出來,又拿了旁邊的毛筆和紅泥一起遞給杜齊悅,“郎君請簽名吧。”

杜齊悅接過毛筆在紅泥裡沾了沾後在票據的右下

《重生之糕點大師txt》 第十三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