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57章 HS123 (第1/2頁)

我真的是蛋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自一戰以後法國獲得的一項重大勝利,也預示著歐洲各國勢力整合的全面尾聲。

埃裡克得到這一訊息後,立即向皮埃爾·保羅·杜梅格政府發出賀電,以示友好。同時,皮埃爾則代表法國各界回電表示感謝。

此時,法國終於迎來了多年未有的好兆頭,可是,德國卻開始深陷於邦國紛爭的難言之隱。

塞爾維亞同屬南斯拉夫人,而蘇聯則有相當一部份是東斯拉夫民族,兩者在民族關係上有著親緣關係,兩者都從拜占庭帝國那裡繼承了同樣的教派信仰。為了讓塞爾維亞擺脫了土耳其人的統治,歷史上,沙俄就曾10次對土耳其發動戰爭,無獨有偶,一戰時,沙俄也毫不猶豫地站到了塞爾維亞這一邊,並和德國人大幹了一場。

正是因為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般的關係,所以,一戰結束後,當德國收納塞爾維亞人的時候,蘇聯的心中是極為不愉快的。

科索沃這塊狹小土地上不斷上演的種族衝突,也多次成為了外部勢力切入的藉口,同時,埃裡克政府發動對義大利的戰爭和對奧匈帝國的掌控,以及半島本來不安全等因素的影響,讓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無法伸展自己的抱負,權衡利弊後,最後選擇了接受德國的管理。

不得不說,南聯盟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殊死抵抗之後,國家與民族會進一步走向衰弱。而接受了德意志聯邦一系列政治綱領後,南斯拉夫也同時得到了穩定與繁榮,所以,蘇聯便再沒有向國際社會發表異樣的看法,等於預設了這一事實。

經過南斯拉夫解體、南聯盟分裂,如今的塞爾維亞已成為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內陸省份,在美國不斷挑唆、蘇聯不斷勸告、德國不斷施壓之下,塞爾維亞人已經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路,痛定思痛的蘇聯也因此暫時丟掉了叫板歐洲的“幻想”,只能竭盡全力地在背後支援正在“臥薪嚐膽”的塞族兄弟。

在慶祝各邦州團結統一五週年之際,德意志聯邦外長康斯坦丁·馮·牛賴特經埃裡克委託,抵達塞爾維亞參加慶祝活動並工作視察,當天,康斯坦丁發表了非常霸氣的講話,嚴厲警告美、蘇等國不要輕舉妄動,稱如果美、蘇插手科索沃與塞爾維亞之間的對話,德國將不會袖手旁觀。

視察期間,塞爾維亞當地政府也給德意志聯邦吃了顆定心丸:塞爾維亞作為德國的邦州,將永遠尊重與德國的傳統關係,不會聽信美國與蘇聯的挑撥與恐嚇,並永遠服從於埃裡克·艾德里安政府的領導。

美國當然關注著這裡所發生的一切,而蘇聯現在也不便於有什麼輕率之舉。如今,即便是再來十次土俄之間的類似戰爭,恐怕也換不回巴爾幹地區曾經的局面,更何況以蘇聯現在面臨的孤立窘境,能保住當前的面子都很不容易了。世界沒有人為弱者喝彩,蘇聯現在只能沿著自己規劃的前景奮發圖強。

在對德政策方面,美國一直是搖擺不定的,一方面它需要德國的支援,另一方面又想削弱德國實力,並處處使絆子。從援華的事務中,這一矛盾的心便坦露無遺。

德國對華廈的援助雖然十分艱難,但仍在繼續,麥克斯作為總統特使,一方面處理托特被害的善後工作,一方面與華廈政府之間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溝通。

華廈自推翻封建帝制後,經過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建國鬥爭,雖然現在還只是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業大國,但是,藉助一戰結束後有利的國際條件,華廈迅速開始了自己的工業化之路,也同時對德國抱有了更大的期盼。

然而,華廈封建殘餘思想根深蒂固,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加上地方武裝割據勢力盤根錯節,現階段難以突破由農業向工業化的轉變。埃裡克聽到麥克斯的彙報後,一時千頭萬緒,只得提出仍由美國主導華廈事務,德國願意做點推波助瀾的工作。

但是,在引進工業技術的前提下,德國忽視了讓華廈自力更生的關鍵,同時,受當時技術來源國的影響,華廈的工業化之路一開始就沒有抓住重工業發展的思路。因此,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華廈的工業經濟,但卻忽視了當時緊迫的軍工產業。

隨著華廈局勢的不斷複雜化,埃裡克被迫撤回了自己在華廈的工業技術團隊,而更加一門心思地進行國內軍工體系的建設。

戰後歐洲的重新佈局,尤其是埃裡克政府的務實態度,德國迅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堅實工業基礎的國家。因此,德國現今的工業進步,也是埃裡克等聯邦德國第一代政府機構的遠見卓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法國近幾年的發展過程,因為政府的更替,遇到了極大的限制,工業的發展也遜

《工業霸主全書下載》 第357章 HS123(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