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敵明我暗 (第1/3頁)
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柏林”號進入北海,立即被英國皇家海軍看成頭號威脅。
有趣的是,數年前,時任英國第一海務大臣的費希爾還對“柏林”號嗤之以鼻,認為這種打不過戰列巡洋艦、追不上輕巡洋艦、排水量高達兩萬噸的戰艦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甚至沒有存在的價值。
任何人都知道,“柏林”號單獨出海,肯定是執行破交任務。
如果為了監視大艦隊,帝國海軍就不需要動用這艘大型戰艦,派幾艘輕巡洋艦進入北海更有用。
當天下午,傑利科就讓貝蒂率領剛剛返回本土的“無敵”號戰列巡洋艦出港了。
貝蒂的任務很明確,就是攔截“柏林”號,阻止“柏林”號離開北海,最好能擊沉“柏林”號。
問題是,“無敵”號追得上“柏林”號嗎?
當初,被費希爾嘲笑的問題,現在成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問題,即追得上“柏林”號的英國戰艦肯定打不過“柏林”號,而打得過“柏林”號的又肯定追不上。要想在茫茫大海中攔截“柏林”號,顯然不大可能。
正是如此,傑利科為貝蒂增派了八艘輕巡洋艦。
在戰術上,輕巡洋艦主要用來搜尋“柏林”號,並且在發現之後纏住“柏林”號,以便讓“無敵”號跟上來。
問題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掌握的情報並不準確。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認為,“柏林”號的追大航速不到二十八節,因此最高速度接近二十九節的“加羅林”級與“卡利俄珀”級輕巡洋艦就能追上“柏林”號。可是“柏林”號的實際最大航速是三十一節,別說只能勉強達到二十九節的兩級輕巡洋艦,即便是正在建造的“坎布里安”級也追不上。至於最高航速還不到二十六節的“無敵”號戰列巡洋艦,就更加望塵莫及了。
當然,英國皇家海軍也不是完全沒有勝算。
如果能夠準確判斷出“柏林”號的航線,提前埋伏好,就能打一場伏擊戰,讓“柏林”號無處可逃。
關鍵就是情報。
貝蒂出發前,傑利科就收到了確切情報,“柏林”號將沿著挪威海岸線向北航行,然後從北面繞過法羅群島進入北大西洋。其主要任務區域在英倫三道西南海域,主要任務就是攔截從英國本土前往地中海的船隻。
傑利科並沒懷疑這份情報,因為這完全符合實際情況。
當時,傑利科掌握的情報表明,“柏林”號的最大續航力在七千到八千海里之間,自持力在九十天左右,因此在只能依靠本土港口的情況下,“柏林”號只能在北大西洋活動,不會跑得太遠。
毫無疑問,這份情報本身就有問題。
“柏林”號的實際續航力超過了八千海里,而且採用的是煤油混燒鍋爐,自持能力肯定不止九十天。如果維護得當,且攜帶了必要的零備件,“柏林”號在燃料不成問題的情況下至少能在大洋上活動半年。
顯然,“柏林”號不見得會留在北大西洋上。
在錯誤情報的指引下,貝蒂出港之後就直奔挪威,準備在挪威以西海域攔截前來的“柏林”號。
這個時候,“柏林”號也確實在向挪威方向航行。
進入深水海域之後,“柏林”號就沿著日德蘭半島北上。只是,“柏林”號不是要去挪威附近,而是打算與一艘前來配合的戰艦會合。這艘戰艦,就是從基爾港出發,從斯卡格拉克海峽進入北海的“雷根斯堡”號輕巡洋艦。
“雷根斯堡”號是“格勞登茨”級的第二艘,當時還沒有完工。
在離開基爾港之前,“雷根斯堡”號只完成了動力系統的安裝與除錯工作,所有火炮都沒有安裝到位。按照馮承乾的要求,基爾海軍造船廠花了一週時間,對這艘還沒完工的戰艦進行了改造,使其在外形上與“柏林”號非常相似。雖然“雷根斯堡”號比“柏林”號小了一大圈,但是遠看去很難分辨出來。
“雷根斯堡”號的任務,就是去引開前來攔截的英國艦隊。
因為還沒有安裝武器等裝置,而且以輕載狀態出港,所以“雷根斯堡”號的最大航速接近三十節。
也就是說,在與英國艦隊遭遇後,“雷根斯堡”號有能力逃脫。
更重要的是,“雷根斯堡”號即將完工,所以英國皇家海軍不會關注這艘戰艦,即便它離開了基爾港,英國皇家海軍也不會放在心上,因為建造完工的戰艦在交付給海軍之前都要進行海上測試與驗收,出港活動是很正常的事情。
“柏林”號能否突破英國海軍的
《帝國風雲任務》 第一百一十章 敵明我暗(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