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掐準時機 (第1/3頁)

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九一五年初,處境最為兇險的不是英國,而是俄國。

俄軍在波蘭與西里西亞遭受的慘敗,幾乎壓垮了龐大的俄羅斯帝國。在一個多月裡,俄軍就損失了近兩百萬官兵,即便對於人口超過一億的俄國來說,也難以承受如此慘重的人員損失。

三月底,羅馬尼亞宣佈加入軸心國集團,更加重了俄國的戰爭負擔。

在羅馬尼亞參戰之後,俄國需要守衛的戰線延長了將近一千公里,而且暴露出了烏克蘭這處軟肋。

前線戰敗,外交上的失敗,在俄國國內引發了新一輪革命。

雖然沙皇一再向英法保證,俄國有能力穩住國內局勢,並且維持現有的戰線,但是誰都知道,俄國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崩潰。

俄國還有救嗎?

為了拯救俄國,英國首相已經明確向法國提出,除了在西線儘快發動一場決定性的戰略進攻之外,還得打通前往俄國的海上航線,即攻擊奧斯曼帝國,控制扼守著黑海與地中海的達達尼爾海峽。

可惜的是,法國並不認為有能力攻佔達達尼爾海峽,反而認為出兵奧斯曼帝國,必然會分散西線兵力,導致聯軍在西線難以發動戰略進攻。如果聯軍無法在西線掌握主動權,那麼在近東的任何行動都不會收到好的結果。

與法國僵持不下,英國首相把目光轉向了遠東的日本。

戰爭爆發後,英國就在積極鼓動這個簽署了同盟條約的盟國參戰,只是日本依據條約中的規定,並沒有立即承擔起戰爭責任。主要就是,英國沒有立即答應日本提出的一些參戰條件。

到了一九一五年初,英國沉不住氣了。

雖然日本遠在地球另外一邊,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別的不說,如果英國不想在遠東開闢新的戰線,就得利用日本牽制住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遠東的陸海兵力,並且借日本打擊德意志第二帝國。

更重要的是,日本成為了援助俄國的主要力量。

在波羅的海與黑海均遭到封鎖,又無法打通北冰洋航線的情況下,遠東的港口成為俄國獲得外來援助的唯一渠道。當時,援俄物資中,百分之九十五都需要經日本送往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港口,然後透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送往歐洲前線。只有極少數的物資是經中亞與伊朗運入俄國。

只是,與巨大的戰爭消耗比起來,這些援助形同杯水車薪。

到三月底,俄國的處境到底有多麼兇險呢?

雖然在東線戰場上,俄軍的總兵力依然維持在六百萬以上,但是運送到前線的物資僅夠俄軍消耗十天。更嚴峻的是,前線俄軍嚴重缺乏彈藥,步兵只能分到幾發子彈,一挺機槍的備彈量還不足一百發。

戰線對面,德軍卻沒有類似的問題。

如果俄國得不到外來援助,那麼在半年之內,這個曾經充當歐洲大陸調停人的強大帝國就將戰敗。

援助俄國的重擔,落到了英國身上。

三月的最後一天,英國首相博納-勞在巴黎與法國總統達成協議,法國將承擔西線的主要作戰任務,英國將把遠征軍的數量控制在一百萬以內,而多餘的兵力將被派往地中海,法國也將提供十個步兵師。

也就是說,英法將盡快在地中海開闢新的戰場。

在戰略上,打敗奧斯曼帝國,打通達達尼爾海峽是援助俄國的最佳選擇,因為在這條航線上,只有這麼一處阻攔。更重要的是,奧斯曼帝國遠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國,更容易被英法聯軍擊敗。

問題是,誰也不能保證在數個月內擊敗奧斯曼帝國。

英法可以向地中海增兵,德意志第二帝國同樣可以向奧斯曼帝國提供支援,確保奧斯曼帝國不會丟掉至關重要的門戶。

如果無法迅速擊敗奧斯曼帝國,剩下的就只有進入波羅的海的航線了。

這就要求英國皇家海軍必須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打通進入波羅的海的航線,奪取波羅的海的制海權。

事實上,就算出兵地中海,英國皇家海軍也得擊敗最強勁的對手。

重擔,全部落到了英國皇家海軍身上。

四月初,博納-勞回到倫敦,立即批准了皇家海軍提交的造艦規劃,把皇家海軍在未來三年內建造的戰艦數量增加了兩倍。

顯然,這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造艦規劃非常相似。

同樣的,重點不是那些新增的戰艦,而是已經在建造的戰艦,比如“虎”號戰列巡洋艦與“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問題是,這些戰艦不

《帝國風雲任務》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掐準時機(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