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但若干年後會有一場風暴 (第1/1頁)
愛吃豆豉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我信你,今日讓你約法三章,我也不虧待你,來日,只要你不違背國家,不違揹人民, 遇到官司的話,我可以給你一道特赦。” “多謝首輔大人。” 蔡全無暗暗欣喜。 蔡全無自己有把握,不會幹什麼違法的事情。但若干年後會有一場風暴,任何人都會被捲進 去的可能。 有首輔的這一道特赦,可保他在風暴中全身而退。 “來來來,喝酒,喝酒。” “首輔,師父,我敬你們。” 拋開沉重的話題,氣氛變得熱烈起來。 首輔和蔡全無開始聊天,從詩詞歌賦,聊到地理歷史,從地理歷史聊到國家大事,從國家大 事聊到世界格局,從世界格局聊到種花家的未來。 首輔驚奇的發現,這個年輕人博學多才,而且對世界格局有非常獨到的見解。 尤其是聊到種花家的未來,蔡全無的一些想法,給了他很大的觸動。 聊到最後,兩人惺惺相惜,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首輔身為內閣領袖,無論是文化,格局,目光都與眾不同。 而蔡全無是後世穿越來的,說出的很多新的東西,讓首輔興趣非常大。 一直到夜幕降臨,宴會才結束。 時光荏苒,歲月穿梭。 轉眼過了半年的時間,到了1952年夏。 半年的時間過去,蔡全無在四九城的名氣越來越大,尤其在民間,得到了無數患者的擁護, 根據民間的傳言,蔡全無的醫術,已經在三大名醫之上,甚至有人稱蔡全無為四九城第一神醫。 當然,蔡全無的醫術,並未得到杏林同行的認可。 更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 甚至,不少杏林同行對蔡全無嗤之以鼻,原因很簡單,他的師父陳子林都沒成名醫,同行們 自然也不認可蔡全無的醫術,都覺得他是招搖撞騙。 這半年的時間,社會風氣變了很多。 首先就是敵特被肅清之後,社會上少了許多的戾氣,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滋潤,再也不像以 就那樣一到晚上就不敢出門。 這個新的政府,正在一點點的被大眾信任。 人們對軍管會的畏懼心,也在一點點的淡化。 又過了三個月,時間到了九月。 陳子林參加了一場,由施今墨,孔伯華,蕭龍友等三大名醫共同主持的醫術交流會。 在交流會上,長壽醫館出圈兒,陳子林榮登名醫的寶座。 此時,孔伯華先生是魁首的保健醫生,得到了他們的認可,等於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一時間,長壽醫館更是名聲大噪。 突然多了一個名醫,對四九城杏林行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 師父陳子林,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去參加了醫術交流會。 而蔡全無對醫術交流會可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沒去。 從藝術交流會回來之後,陳子林有些悶悶不樂。 蔡全無察覺了師父的情緒不對勁,便問道:“師父,您沒事吧,是不是交流會上遇到什麼不開 心的事兒了?" 陳子林苦笑:“徒兒,這次孔先生邀請我去協和醫學院講課,被我拒絕了。” …0… · 協和醫學院? 蔡全無神色不禁動容。 協和醫學院的來頭可不小。 原本是外國人辦的,以西醫為主的醫院。 晚清。 1906年,英美聯合五個教會,在京城開辦協和醫學堂。 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對遠東(種花家)地區的教育,醫 療系統採取措施。 1915年,基金會用二十萬美元購買了京城協和醫學堂,新的醫院,改名為京城協和醫學堂。 1919年,開辦醫學本科,學制為八年制。 1921年,學院開始收治病人。 後來,因為倭寇入侵,醫學院遷到蜀中。 1945年,抗戰勝利,醫學院重新遷回京城。 因為學校有美外教的原因,解放後,醫學院並沒有被新政府接收。 一直到1951年1月20日,新政府才拿下協和醫學院。 1952年,劃入國家衛生部,並打算重新招生。 這次招生,還是以西醫為主。 中醫為輔。 既然中醫要參與,那麼,中醫的老師,就得從四九城有名的醫生中挑選。 四大名醫,是最合適的人選。 孔伯華和蕭龍友,在民國時期,就曾舉辦過中醫學院,為中醫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培養了 一大批的中醫人才。 此時的孔伯華和蕭龍友,都在進入了新政府。 孔伯華還是魁首的保健醫生。 對於去協和醫學院任教,他們都欣然同意。 而施今墨和陳子林,都是開醫館的,並不願意去協和醫學院任教,兩人都拒絕了。 說是中醫任教,其實醫學院,還是以西醫為主,中醫的課程比較少,任教的醫生又多, 一個 禮拜也就兩節課。 所講的知識,無非是一些中醫理論,作為西醫的輔助。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四合院我靠分解合成系統無敵了》 第74章 但若干年後會有一場風暴(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