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部分 (第1/4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98年至2002年,上海市改造舊城區1500萬平方米,開發商品房8000萬平方米,這個數目等於上海所有商品房面積的20%。

20年前,上海只有一幢超過100米的高樓,如今300多座摩天大樓和高架路、立交橋展示了一個年輕的上海。上海的城市基礎建設經歷了3個階段:起初是政府向銀行借貸;後來是批租土地籌資;現在是融集社會資金。充滿活力的經濟和市場化運作的機制成為這座城市改造建設的源頭活水。2005年,上海市完成城市基礎建設投資億元。巨大的投入使上海一年比一年更加精彩靚麗。

外灘的情人牆在1993年改造成觀景臺,在這裡,每天有20萬遊客憑欄眺望浦江兩岸的迷人景色,感受精彩上海特有的風情。

2000年,位於黃浦江畔的上海城市發展歷史陳列館正式開放。每一件伴隨過上海歷史的展品,都是這座城市難忘的記憶。

上海在1959年就生產出第一輛鳳凰牌轎車,20世紀70年代更名為上海牌,它是中國老百姓最早乘坐的國產轎車。

上海生產的轎車進入百姓的家庭是從20年前桑塔納轎車開始的,它是中國最早與國外企業合資生產的汽車品牌,生產出的系列轎車已超過了100萬輛。

環保節能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國際汽車製造技術的制高點,2006年初,上海同濟大學研製的10輛“超越3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樣車開始示範執行。

1995年投入運營的上海地鐵,通車裡程已達123千米,成為全國之最。

2002年上海開通了世界上第一列商運磁懸浮列車。坐在每小時行進430千米的車廂裡,上海人又可以領先全國,甚至領先世界感受這座高速發展的現代都市處處洋溢著的前衛與時尚。

建於1907年的外白渡橋和1934年竣工的百老匯大廈都是當年蘇州河畔的時尚建築。百老匯大廈就是現在的上海大廈。在蘇州河兩岸,曾經有過許多年齡與它相仿的工廠廠房,現在都被新建的住宅小區取代了。只有在河南岸的莫干山路50號;還能看到一片陳舊的房子,它們是從20世紀30年代起陸續建造的,是當時的信和紗廠、後來的春明粗紡廠的廠房。

第三十集 時速上海(3)

牆上的《朝元圖》是按原作尺寸臨摹的山西永樂宮元代壁畫,永樂宮壁畫是已經發現的中國古代最大的壁畫。遼寧畫家張明樓花十年心血臨摹了這幅高米、長65米的壁畫,卻一直沒有展示的地方。 一個朋友建議他到上海看看。

張明樓(畫家):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說莫干山路有一塊地方,裡面已經聚集了幾個畫家。我說我的畫太大了,恐怕會放不下,我來了以後發現莫干山路有一個非常大的庫房,就是這個庫房。

張明樓來到這裡時,有70年曆史的春明粗紡廠剛剛轉型為藝術產業園。園區給他提供了十分優惠的條件,巨幅畫作終於有了容身之地。藝術園區的4萬平方米老廠房和倉庫,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作為蘇州河邊唯一的工業建築遺存被保留下來。來自10多個國家的100多位藝術家連同他們的公司在這裡落戶。

上海市1988年開始治理蘇州河:工廠和碼頭被遷走了,生活廢水被送入汙水處理廠,市區河段的上游和下游設定了攔汙閘門……風景優美的蘇州河,再度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地方。

20年前《話說長江》拍攝的上海人民廣場,一百年前這裡曾經是遠東最大的跑馬場。

1949年以後,廣場成為上海市組織遊行###的地方,它的總面積14萬平方米,可容納120萬人。從1988年起,上海市開始了廣場的改造。改造後的廣場成為上海的文化中心,它像一個櫥窗,展示著上海的歷史、現實和未來。改造過程中,為了完好保留歷史文化建築,建於1930年、5650噸重的上海音樂廳被整體平移了米。

2001年7月,在距離人民廣場兩千米的淮海路南側,一個新銳、時尚、繁華的商業區開業,成為上海的新地標,它的名字叫新天地。

新天地一號是開發商香港瑞安集團的會所,這幢4層的樓房建於20世紀初,外型是公館式建築,內部有許多中式建築的特徵,在上海現存房屋中已不多見。改造前這裡曾住著四十幾戶人家,瑞安集團在太平橋專案開工之初,對它作了一番修舊如舊的復原。

太平橋地處上海盧灣區,是鄰近淮海路的一片居民住宅,佔地52公頃。

1996年

《再說長江重上江源觀後感作文》 第2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