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雅失裡說:往西跑,西邊安全。
阿魯臺說:西邊是瓦剌的地盤,我剛和人家打完仗,哪好意思去投奔,不如往東跑,東邊安全。
本雅失裡反對,他說:東邊的兀良哈是明朝的附屬,決不肯收留自己這個元朝宗室,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
兩人僵持不下,越吵越激烈,後來他們決定停止爭吵(再不停明軍就要來了),分兵突圍。
就這樣,本雅失裡一路向西狂跑,可還沒有趕到瓦剌就撞到了朱棣的大軍,不能不說是運氣不好。
本雅失裡發現了明朝大軍的動向,他立刻命令部隊加速前進。
與此同時,率領精銳騎兵的朱棣也快馬加鞭向本雅失裡不斷靠近。
這是一場戰場上的賽跑,最終朱棣佔據了優勢,因為他明智地把輜重和後勤留在了飲馬河畔,只帶上口糧日夜追擊,而本雅失裡卻捨不得他搶來的那些東西,帶著一大堆家當逃跑,自然跑不快。
朱棣終於追上了本雅失裡,並立刻向他發動了攻擊,本雅失裡萬萬沒有想到,朱棣來得這麼快,毫無招架之功,被朱棣一頓猛打,丟下了所有輜重,只帶了七個人逃了出去。戰後,朱棣不打收條就全部收走了本雅失裡辛辛苦苦帶過來,一直捨不得丟的那些金銀財寶,而可憐的本雅失裡就這樣無償地為朱棣幹了一趟搬運工。
無論如何,本雅失裡總算是撿了一條命,繼續著他的逃亡之路,但他卻未必知道,他的這次戰敗不但是他的恥辱,也會讓他的祖先蒙羞。
或許是宿命的安排吧,朱棣追上並擊潰這位成吉思汗子孫的地方,就是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
朱棣正在馬上俯視著這片剛剛經過大戰的土地,大風吹拂著一望無際的草原,斡難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映出迷人的光彩,剛發生的那場惡戰似乎與這片美麗的土地毫無關係。
勝利喜悅已經消退的朱棣突然想起了什麼,他沉思了一會,對身邊的侍衛感嘆道:“這裡是斡難河,是成吉思汗興起的地方啊。”
是的,兩百年前,就在斡難河畔,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部落,成為了偉大的成吉思汗,朮赤、窩闊臺、拖雷、哲別等後來威震歐亞大陸的名將們環繞在他的周圍,宣誓向他效忠。之後他們各自出徵,將自己的寶劍指向了世界的各個角落,並最終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
轉眼之間,兩百年過去了,草原上的大風仍舊呼嘯,斡難河水依然流淌,但那雄偉的帝國早已不見了蹤影,而就在不久之前,偉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在這裡被打得落荒而逃。
一切都過去了,只有那遼闊的草原和奔流的河水似乎在向後人敘說著這裡當年的盛況。
百年皇圖霸業,過眼煙雲耳!
阿魯臺的厄運
本雅失裡逃走了,他如願逃到了瓦剌,然而命運和他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雖然以往與瓦剌的戰爭都是太師阿魯臺指揮,本雅失裡並未參與過,可是瓦剌的首領馬哈木充分發揮了一視同仁的精神,不但沒有給他什麼優厚待遇,反而從他這裡拿走了一樣東西——他的腦袋,報舊仇之餘,還順便去向明朝要兩個賞錢。
朱棣擊敗了本雅失裡,但辦事向來十分周到的他並未忘記阿魯臺,他隨即命令大軍轉向攻擊阿魯臺。
此時的阿魯臺情況比本雅失裡好不了多少,兀良哈也不肯接納他,這倒也怪不得兀良哈,被人追斬的人一般都是不受歡迎的。阿魯臺只好在茫茫草原和大漠間穿行,躲避著明軍。
明軍此時也不斷尋找著阿魯臺,但由於阿魯臺採用游擊戰術,方位變換不定,和明軍玩起了捉迷藏,而明軍糧食就快接濟不上了,無奈之下,只好班師,看上去,阿魯臺算是逃過了這一劫。
但人要是倒黴起來,連喝涼水也會塞牙的。
明軍在班師途中,經過闊灤海子(今呼倫湖)時,居然撞上了正在此地閒逛的阿魯臺!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偏闖進來!
朱棣立刻命令軍隊擺好陣勢,五十萬大軍隨時準備發起攻擊。此刻的阿魯臺嚇得魂不附體,朱棣抓住了阿魯臺的這一心理,派使者傳話,要阿魯臺立刻投降,否則後果自負。
阿魯臺十分想投降,他很清楚明軍的實力,如果要強行對抗,只有死路一條,但部下們卻死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阿魯臺急得跳腳,卻又無計可施,在這情況下,阿魯臺和部下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阿魯臺以需要考慮的
《明朝的那些事兒聽書》 第5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