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 (第1/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後阿古柏立波羅尼都之子薩木克長子玉素甫的之子,亦是布素魯克的堂兄買買提明即位,號稱“卡塔條勒(卡達勒)”。
第二年,由於卡塔條勒也不安心做傀儡,故當傀儡還不到4個月就被阿古柏暗中毒死。同時經過反覆爭奪,阿古柏終於擊敗了熱西丁,奪取了阿克蘇,統一了除庫車之外的南疆。
1867年5月,隨著阿古柏的不斷勝利,他覺得不再需要傀儡了,於是他宣佈取消“哲德沙爾汗國”,建立“洪福汗國”(又稱“畢杜勒特汗國”),自封為“巴達吾來特哈孜(badaul…etqazi)”,即漢文史籍上的“畢杜勒特”(英語:badaulat,或譯為“畢條勒特”,“畢調勒特”,意即“洪福之王”)。5月,攻佔庫車、庫爾勒,侵佔南疆。
“洪福汗國”以伊斯蘭教法典“沙裡阿特”作為最高法律,在各地設立宗教法庭,強迫異教徒改信伊斯蘭教。其所佔各地分為設立伯克作為當地軍政長官,該政權對農民採取重稅政策。
1868年,英國派遣特使會晤阿古柏,承認其政權,次年阿古柏也派親信米爾扎·沙迪赴印度會見英國總督,爭取英國支援。英國決定向其贈送大批軍火,並允許其在印度招募工匠回喀什設立軍工廠。
1870年,俄國也派人前往喀什會晤阿古柏,承認其政權。不過總體來說,在這一時期,英國仍然是阿古柏的主要支持者,期望能夠透過支援阿古柏將俄國的擴張阻止在天山以北。
在得到大批先進裝備後,阿古柏於1870年5月攻佔了吐魯番,切斷了北疆和河西走廊的聯絡,並收降了以白彥虎為首的陝甘回族叛軍殘部,實力進一步增強。到1871年底為止,迪化、瑪納斯、鄯善先後被阿古柏攻克,同時俄國為阻止阿古柏進一步擴張,出兵佔領伊犁,樣,清軍除塔城、烏蘇等少資料點外,已經全部從新疆消失。阿古柏成為了全新疆的主人。
新疆的變故震驚朝野,讓吳可哭笑不得的是,因此朝廷還爆發了一次嚴重的海防與塞防之爭。
基於歷史的爭論。中華民族是一個大陸性的民族,民族的發展是由西到東,雖然很早就達到了海岸線,但幾乎從未進一步向海洋作大規模或有計劃的開拓。
中國的外患主要在北面(包括東北和西北),而海疆在明代以前都是最太平的邊界。所以此前很少有人在戰略領域關注過與海洋有關的因素。
而受長期的陸權思想影響,加上晚清政府採取背海向陸的政策,中國的國門終於1840年被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所開啟。西歐海權和俄羅斯陸權同時進軍東亞,遂產生“千古未有之鉅變”。
中國近代,是一個複雜、多變,充滿苦難的社會轉型期,內憂外患紛至沓來,古今中外矛盾錯綜交織。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平復太平天國之後,清政府邊疆危機疊生,尤以東南海疆和西北邊塞為甚。
解決何者為先,重臣們各抒己見,分歧明顯,逐漸形成“片面海防”“片面塞防”和“海塞並重”三種聲音。
於是,讓吳可感覺有些可笑又可悲的‘海防’與‘塞防’之爭興起。
而海防與塞防之爭源於新疆之變,之前有阿古柏政權進犯北疆,俄國侵佔伊犁。英國為防新疆落入俄國之手,不僅在外交上承認阿古柏政權,還向其提供武器,同時土耳其帝國也陰謀插手新疆地區,使得西北邊疆危機重重。
與此同時,日軍藉口牡丹社事件,大有進犯臺灣之意,於是東南沿海防務又告危急,由此直接引發了清廷內部的海塞防大討論。
作為主張海防的代表人物,李鴻章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以“海疆備虛”為由,奏請朝廷暫罷西征,放棄塞防,建議“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
而作為塞防的代表人物,左宗棠則極力反對,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這場大討論一直持續了數月之久。
另有“片面塞防”以湖南巡撫王文昭為代表,認為“我師退一步,俄人進一步;我師遲一日,則俄人進一日。事機之急,莫此為甚”,建議朝廷全力注重西征;而“海塞並重”前有林則徐後有左宗棠,林則徐有廣東“硝煙”和新疆“平亂”之體悟,深知“海塞並重”不可輕費。左宗棠師承林則徐,駁斥李鴻章“停撤西塞用兵、餉銀挪用海防”的觀點,認為新疆不收復,蒙古難保,提出“並重”主張,避免專注偏向。
作為左宗棠的堅定盟友,兩廣總督吳可自然也是‘兩面兼顧’的支持者。
作為守
《新列車怪談》 第37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