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部分 (第1/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月光移開視窗.只留下一片清輝。她為了賞月,就已經把燈吹滅了。房間裡變得昏暗、朦朧、迷離。他向她走近,已經聞到醉人的香味,已經看見粉頸卜露出的一抹酥胸,已經感到她身上的熱氣,聽到心胸有跳動和急促的呼吸聲。

他自己張開了情網.卻墜入情網而不得解脫。

管仲姬走了進來,輕輕地喊了他一聲,把他從冥想中拉回現實生活。他忍了忍,終於還是試探性地問管仲姬,他能不能納一個妾?

管仲姬已經四十歲了,自然不再青春美貌。她乍然聽到丈夫的話,愣了一愣,在內心深處,她對這件事是感到非常痛心的,但她並沒有立即表示出來,她希望仍能保持住自己的榮譽地位。她決定只要自己活在世上一天,她就要把頭抬得高高的,她不能讓別人把自己的丈夫搶走,搶走了他,就搶走了一切。幾天後,兩人閒坐著,她對趙孟俯吟道: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忽然歡喜啊!將咱倆一齊打破;重新加水,再攪再揉再調和;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得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聞絃歌而知雅意,管仲姬這一首《你儂我儂》的詞,以委婉的譬喻,流露出濃濃的情,蜜蜜的意。趙孟俯深為妻子的柔情蜜意所感動,放棄了納妾的念頭,放棄了他那浪漫的遐想。趙孟俯很久沒有到崔仁英那裡去了,崔雲英望穿秋水,將一首“有所思”寄給趙孟俯:

思與君別後,幾見芙蓉花;盈盈隔秋水,若在天之涯。欲涉不得去,茫茫是煙霧;汀洲多芳草,何必踩蘅杜。

趙孟俯讀後,感到有些愧疚。可世間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他萬般無奈,回道:

春寒惻惻掩重門,金鴨香殘火尚溫。

燕子不來花又落,一庭風雨自黃昏。

趙孟俯是痛苦的,管仲姬也是痛苦的,趙孟俯後來還免不了別的風流韻事,每次都使管仲姬傷心欲絕。

元仁宗的時候,入冬以後,趙孟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上朝。仁宗問近臣是什麼緣故,答道:“因年老畏寒。”於是元仁宗勒御府賜貂衣給他們夫婦。仁宗延佑六年,他們夫婦終於辭官,由京城大都雙雙南歸,船行到臨清,管仲姬竟以腳氣病復發而死。這年她五十八歲,趙孟俯顫巍巍地扶柩南返湖州。故居門前梅開勝雪,但管仲姬已無緣重睹故居的梅花盛景

張麗容千古奇情

緊鄰蘇州的松江府,有一處張氏園林,花木扶疏,住在這裡的也算是書香門第。男主人早已謝世,留下母女兩人相依為命,那女孩子人如其名,容顏豔麗。更有一奇特的地方,是雙眉入鬢,翠似柳葉。加上幼承庭訓,家學淵源,更顯出她那蘭蕙資質。與其比鄰而居的便是松江的首富李家。

元世祖至至十六年初春,南宋丞相張世傑兵敗崖山,陸秀夫誓不投降,揹著南宋最後一個小皇帝趙柄沉海自盡。蒙古人成為統治全中國的主人。

開始漢族士大夫出於“夷夏之防”,反對蒙古人入主中原。蒙古人也以高壓手段對抗漢族讀書人,後來元世祖忽必烈為了籠絡人心,採納善言,置招賢館,開經史科,不惜優給廩餼以培養人才。文人無行,本固堅守信義而過著悽惶日子的知識分子,拋棄了滿嘴的道義,又熱熱鬧鬧地奔走在功名之中。紛紛收拾起心猿意馬,埋首窗下,皓首窮經。松江首富李家的公子李玉郎,自然是不能免俗。

這李玉郎雖生於富貴之家,學習還算刻苦,弱冠之年,文名就已遠近聞名,夏天他來到城南的別墅避暑近代懷疑論的代表人物是英國的休謨。認為超出感覺經驗以,仍不輟學業。這裡地曠風清、樓高宜人,憑欄遠眺,不遠處人煙輻輳的地方就是青樓雲集的地方,絲竹之音隨風隱約傳來,間有脂粉香息飄入窗欞。李玉郎耳聞鼻嗅,久而久之,也不以為異了。

一日,同窗好友數人來訪,對於不遠處隨風飄送過來的音韻及香息特別敏感,不覺中開起玩笑來,笑問李玉郎:“但聞聲息,不見其形,難免不想入非非吧。”李玉郎笑道:“若見其形,則不賞其聲息矣。”就這樣一問一答,撩起了無限的暇思冥想,於是議定每人作詩一首聊以佐酒。李玉郎才思敏捷,一揮而就,眾人立即傳觀。正在興頭,忽報老師來到,慌得眾人連忙下樓迎接,李玉郎深恐詩稿被老師覺察,趕緊納入懷中,想想還是不妥,乾脆揉成一團,憑欄拋向牆外。好風憑藉力,那紙團眼看著悠悠地落到張氏園林。

此時的張麗容年已及笄,久居雅舍,春花秋月,倍感寂寥。夏日乘涼綠

《中國曆代名人故居》 第1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