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5章 座談會 (第1/2頁)

莫小南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龍組站點離金陵飯店並不遠,張樹森早上散個步就到了。

在邱志國的帶領下,張樹森走了一遍流程,瞭解了作為龍組一員的規矩和一些注意事項,當然還有他們之間的一些特別的聯絡方法。

張樹森不禁心裡感慨,任何一個組織,要保持先進性、組織性和效率,都非常的不容易,規則都要照顧到方方面面。就拿這一條來說吧,龍組成員不得向自己的親人洩露龍組的情況,這就夠難的了,畢竟自己的父母或者愛人那肯定都是最親密的人了,這也不能說?

證件照拍完,張樹森就驅車來到了霍正英家裡。

霍正英帶著張依婷剛要出門,正好遇到了打車來的張樹森,於是三人作伴出去。 到車上問了目的地,張樹森才知道她們原計劃是應霍正英爺爺的邀請參加一個歷史座談會,就在南京市圖書館裡面。 張樹森心裡一動,這不正是他想找霍正英的目的嗎?

車子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南京市圖書館。霍正英剛停下車就看到了她的爺爺霍建國正爬著臺階準備進去,她連忙大喊:“爺爺。”

霍建國站在臺階上一轉身,露出來慈祥的笑容。張樹森心裡暗歎,從這張臉上半點看不出這霍建國竟然是暗月教的教主,不知道最後霍正英得知真相後會如何想?

霍正英緊跑幾步來到霍建國身邊,“爺爺,我今天帶來兩個朋友參加您組織的座談會。”

“哦?原來是小張啊,我常聽正英這丫頭提起你,說你功夫好頭腦聰明。” 霍建國意味深長地盯著張樹森說道。

張樹森連忙擺手,“哪裡哪裡,我已經不是師姐的對手了,不然怎麼是師姐呢,對吧師姐?”

霍正英被誇得心裡美滋滋的,這師弟真懂事。

幾個人邊說邊走進了圖書館。因為霍正英的關係,他們仨都被安排在第一排。

大約十來分鐘後,除了霍建國之外,又來了兩位教授,一位張樹森認識,正是南大考古系教授趙先銘,張樹森第一次乘火車從雲州來南京路上遇到的人。 另一位張樹森不認識,頭髮鬍子全白,川字眉深深掛在腦門,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此時只見一位容貌秀麗的女主持款款登上臺前,朝下面黑壓壓的人群壓了壓手,說道:“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請來了南大歷史系考古系三位知名老教授給我們傳道授業解惑。他們是南大歷史系教授霍建國霍教授,南大考古系教授趙先銘趙教授,南大考古系教授呂秀田呂教授。”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三位泰山北斗級的人物請來一位都非常不容易,今天竟然一次來了仨,這讓臺下觀眾都非常興奮,心裡暗想不虛此行。

此時只見主持人又高聲說道:“今天他們三位討論的主題是古文物對中華文明發展的作用。大家歡迎!” 臺下又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霍建國拿過話筒清了清嗓子說道:“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這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它們不僅是歷史長河中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更是文明演進的記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包含了五千年的歷史,三十萬的典籍,九萬里的名勝,以及五千年不斷的文化傳承。每一件文物,每一處遺產,都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基因和血脈,它們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資源,是我們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霍建國講到這裡頓了頓,“下面有請南大考古系的趙教授講一講。”

趙教授拿起了話筒說道:“在歷史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小學生,在古文物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小輩。古文物,是中國古老文明的見證。從古至今,中國人民用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創造了一系列卓越的藝術品和工藝品,如良渚古城遺址、雲岡石窟、人頭壺、賈湖骨笛、陶鷹鼎等。這些文物不僅體現了我們祖先的智慧和才華,更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和文化演進。然而,文物不僅僅是為了記錄歷史,它們更是我們認識現實,展望未來的重要媒介。每一件文物,都是我們與古人對話的通道,透過它們,我們可以理解古人的智慧,體驗古人的生活,感受古人的情感。因此,保護文物,不僅是保護過去,更是為了現在和未來。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脈在創新中綿延悠長,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只有深入瞭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才能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

《九天問心全本txt下載》 第85章 座談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