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部分 (第1/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羅源府東北。東濱海。西有羅川,南流分三派入海。南有應德鎮。

古田府西北。建江在縣南,自南平縣流入,經城南,有大溪流合焉,謂之水口。又東南逕模天嶺下,江流至此始出險就平,東入閩清縣界。東有杉洋鎮,出銀坑,有巡檢司,後廢。又西南有谷口鎮、西北有西溪鎮二巡檢司,尋廢。

卷046 志第二十二 地理七

○雲南 貴州

雲南《禹貢》梁州徼外。元置雲南等處行中書省。治中慶路。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平雲南,置雲南都指揮使司。乙卯置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同治雲南府。領府五十八,州七十五,縣五十五,蠻部六。後領府十九,御夷府二,州四十,御夷州三,縣三十,宣慰司八,宣撫司四,安撫司五,長官司三十三,御夷長官司二。北至永寧,與四川界。東至福州,與廣西界。西至幹崖,與西番界。南至木邦,與交址界。距南京七千二百里,京師一萬六百四十五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五萬九千五百七十六,口二十五萬九千二百七十。弘治四年,戶一萬五千九百五十,口一十二萬五千九百五十五。萬曆六年,戶一十三萬五千五百六十,口一百四十七萬六千六百九十二。

雲南府元中慶路。洪武十五年正月改為雲南府。領州四,縣九:

昆明倚。洪武二十六年,岷王府自陝西岷州遷於此。永樂二十二年遷岷王府於湖廣武岡州,建滕王府於此,宣德元年除。東有金馬山,與西南碧雞山相對,俱有關,山下即滇池。池在城南,週五百里,其西南為海口,至武定府北,注於金沙江。又東有盤龍江,西注滇池。東有赤水鵬、清水江二巡檢司。

富民府西北。東有螳�良川,源自滇池,下流入金沙江。東南有安寧河。

宜良府東少南。東有大池江,一名大河,亦曰巴盤江。西有湯池巡檢司。

羅次府西北。舊屬安寧州,弘治十三年八月改屬府。西有星宿河,自武定府流入。又有沙摩溪,即安寧河。南有鍊象關巡檢司。

晉寧州西有大堡河,下流入滇池。北距府百里。領縣二:

歸化東北有交七浦,滇池下流。

呈貢州北。西有滇池,北有落龍河,南流入焉。

安寧州西有呀嵕山,有煎鹽水,設鹽課提舉司,轄鹽井四。天啟三年改設於琅井,此司遂廢。又南有螳�良川。西有安寧河。又有祿脿、貼琉二巡檢司。東距府八十里。領縣一:

祿豐州西。西有南平山,上有關。東有大溪,即安寧河。西有星宿河,河東有老鴉關巡檢司。又西有蘭谷關。

卷047 志第二十三 禮一(吉禮一)

《周官》、《儀禮》尚已,然書缺簡脫,因革莫詳。自漢史作《禮志》,後皆因之,一代之制,始的然可考。歐陽氏雲:“三代以下,治出於二,而禮樂為虛名。”要其用之郊廟朝廷,下至閭里州黨者,未嘗無可觀也。惟能修明講貫,以實意行乎其間,則格上下、感鬼神,教化之成即在是矣。安見後世之禮,必不可上追三代哉。

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務未遑,首開禮、樂二局,廣徵耆儒,分曹究討。洪武元年,命中書省暨翰林院、太常司,定擬祀典。乃歷敘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廟儀以進。禮官及諸儒臣又編集郊廟山川等儀,及古帝王祭祀感格可垂鑑戒者,名曰《存心錄》。二年,詔諸儒臣修禮書。明年告成,賜名《大明集禮》。其書準五禮而益以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音樂,凡升降儀節,制度名數,纖悉畢具。又屢敕議禮臣李善長、傅瓛、宋濂、詹同、陶安、劉基、魏觀、崔亮、牛諒、陶凱、硃升、樂韶鳳、李原名等,編輯成集。且詔郡縣舉高潔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諒、胡行簡、劉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至京,同修禮書。在位三十餘年,所著書可考見者,曰《孝慈錄》,曰《洪武禮制》,曰《禮儀定式》,曰《諸司職掌》,曰《稽古定製》,曰《國朝製作》,曰《大禮要議》,曰《皇朝禮制》,曰《大明禮制》,曰《洪武禮法》,曰《禮制集要》,曰《禮制節文》,曰《太常集禮》,曰《禮書》。若夫釐正祀典,凡天皇、太乙、六天、五帝之類,皆為革除,而諸神封號,悉改從本稱,一洗矯誣陋習,其度越漢、唐遠矣。又詔定國恤,父母並斬衰,長子降為期年,正服旁服以遞而殺,斟酌古今,蓋得其中。永樂中,頒《文公家禮》於天下,又定巡狩、監國及經筵日講之制。後宮罷殉,始於英宗。陵廟嫡庶之分,正於孝宗。暨乎世宗,以制禮作樂自任。其更定之大者,如分祀天地,復朝日夕月於東西郊,罷二祖並

《明史 張廷玉》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