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分析,呼籲這只是俄國人的一次狡猾伎倆,是引西方上當的圈套。阿登納非
常同意美國駐莫斯科外交代辦喬治·凱南當初對蘇俄的看法,後者認為蘇聯
人對理智的邏輯不感興趣,卻會屈服於武力的邏輯。阿登納說,佔有蘇佔區
和柏林從各個方面來看蘇聯的政策都是相當重要,俄國決不會放棄。首先蘇
佔區和柏林是蘇聯可以對西方施加決定性影響的一個重要陣地。其次,如果
蘇聯鬆手放開,其後果即使不是蘇聯在東歐建立起來的整個衛星國地帶全部
瓦解,也是要引起衛星國的嚴重的動搖。阿登納指出,即使西方與蘇聯的和
解是可能的,這種可能性也只能是在時機成熟時才會實現,而在眼下看不到
這種可能性。阿登納不辭勞苦地尋找途徑向西方國家領導人反覆強調有關這
一切。由於阿登納的堅持,西方國家頂住了蘇聯的壓力,堅持了阿登納提出
的在自由與和平中統一德國的主張。
1953 年春天,斯大林去世,這使得一向高度極權的蘇聯內部受到一次強
烈的震動。蘇聯最高領導層一度出現權力交接過程中的不穩定事件,這使得
蘇俄在外交政策上放鬆,顯示出了一種比較容易接近的態勢。西方國家以一
種開朗的心情關注著來自克里姆林宮失去最高權威後的一切變動。4 月份,
艾森豪威爾主動向蘇聯提出了一個和平倡議。5 月,英國首相丘吉爾又就建
議召開四國首腦會議在英國下院發表了演說。
為了給相互諒解指出一條可能的途徑,丘吉爾在講演中提到了洛加諾公
約。一次大戰後,德國是藉助於它衝破凡爾賽條約約束的。邱吉爾將洛加諾
公約作為解決德國問題的一個辦法提出。
這種微妙的變化立刻引起了阿登納的擔心,長期以來在東西方關係中他
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西方盟國越過聯邦德國去與蘇聯搞談判妥協,這不僅
將損害聯邦德國的利益,而且會使得他的德國統一政策失去基礎。按照阿登
納的構想,德國統一必須要在西方足夠強大的基礎之上才能實現。只有西方
足夠強大,才能迫使蘇聯按照有利於西方的意願條件統一德國。否則,不以
實力為談判基礎而和蘇聯搞妥協,必將損害德國的利益。5 月15 日,飛抵倫
敦的阿登納在唐寧街10 號與丘吉爾就他對當前形勢的擔心進行了詳細的交
談。儘管丘吉爾保證英國不會越過德國去進行談判,但阿登納的擔心卻仍然
不能解除。
阿登納也完全有理由作這樣的擔心。因為西方三大國並不是聯邦德國,
他們的國家沒有分裂,他們是戰爭的勝利者。在波茨坦,西方在與蘇聯討論
時就是這樣講的:讓我們以犧牲德國為代價而相互達成一致吧!正是這樣,
德國分裂了。以一項大國的共同政策加於德國的危險自1945 年以來就一直存
在。在聯邦共和國建立以後也是如此,阿登納從一開始起,對外政策的目標
之一就是要竭力擺脫這種危險。最後的對德和約尚未能達成,西方國家只在
口頭上而沒有在法律上,承擔同聯邦德國一起為實現德國在自由中統一而努
力的義務。因此,阿登納政府不得不經常強調這一點,以重新得到這樣的肯
定和保證。阿登納打了個比方,說聯邦德國隨時處於四大國磨盤上,如果它
被卡進磨盤當中去,它就完了。所以他必須隨時警惕這一點。
艾森豪威爾的4 月宣告和丘吉爾5 月11 日演說之後,蘇聯方面透過《真
理報》社論發出了一個訊號,說“蘇聯一向願意極其認真地考慮任何旨在保
證和平與促進各國之間在經濟和文化方面儘可能緊密聯絡的建議”,美英法
三國決定召開一次三國外長會議。阿登納感到大國外交進入了一個十分動盪
的局面中,這種形勢要求德國人特別小心謹慎,因為它將直接涉及德國問題
和德國的利益。阿登納決定要趕在西方三國外長會議之前,再次通知西方三
國重新確認重新統一德國的立場。1953 年5 月
《拿破崙時代對應中國是什麼時候》 第3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