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忘戰必危 (第1/2頁)
話千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寵微微搖了搖頭,不過現在已經不容得他不爭辯,而且他心中也有些生氣,於是上前一步道:“也好,我就和夫子好好的辯一辯,俗話說道理越辯越明,咱們就看看誰說的對。
老夫子既然喜歡用古人教導我們,那咱們就來聽聽古人的話。您剛才教導我們國雖大好戰必亡;但是你總是選擇性的忘記,還有後半句呢?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告訴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兵可不為戰,但不可不備。窮兵黷武是不對,但是止武忘戰更不可取。
古人還說: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現在的世界誰的力氣大誰就擁有話語權。
夫子也是邊關的人才,你也曾見過北地人員生活的慘狀?你們修道德可曾為他們考慮過?”
王夫子氣的鬍子一抖一抖的,他戰戰巍巍的道:“好!好!大家都說小王爺不學無術,看來都是假的,既然你也願意和老夫來辯論,我就好好的和你說一說!
你說當今爭於氣力,我不這麼認為,咱們就說咱們大宋的仁宗皇帝,他在位42年,史說他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仁宗駕崩之後,就連遼國的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朝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此後,遼國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這不是修道德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典範嗎?”
高寵笑道:“好!咱們就說仁宗!首先說,我還是很認可這位先帝的。不過老夫子不要忘了:當時我們是怎麼得到平安的!對於遼國我們簽定了檀淵之盟,協定每年貢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各守疆界,互不騷擾,成為兄弟之邦。並互遺使賀正旦及生辰。
和西夏簽訂了慶曆和議,西夏元昊向我們稱臣,但我們每年給西夏歲幣絹15萬匹、7萬兩銀和3萬斤茶葉,北宋付出歲幣成為“君”
也就是說我們每年用17萬兩銀子,35萬匹絹換來了這個所謂的平安。這些錢是那裡來的?是民脂民膏,是我們老百姓的貢獻!我們付出大量的賦稅養活了100多萬大軍,然後還要在繳納賦稅。去交保護費換取平安,這就是你們的道德明君嗎?”
王夫子氣的哆哆嗦嗦的道:“豎子!竟然敢妄議明君,真是大逆不道!”後面的李氏和秋月已經到了門口,他們發現裡面沒有打起來,所以在外面偷偷地聽著。
“夫人,這個王夫子爭辯不過就開始罵人,真是有失風度。我覺著他還不如我們小王爺。”
李氏聽了微微一笑道:“咱們好好的聽聽他們怎麼說?”
高寵繼續道:“那咱們再說說歷史。先說西晉,雖然經過三國連年戰鬥,晉朝時還有3500萬人;其中北方有2400多萬,不過其後五胡亂華,在120年間,北方就剩下1100萬,減少了1300萬人。當時怎麼不見有你們讀書人前來感化敵人?
再說我們的太祖皇帝,也是用一根軍棍打下400軍州,這才創造了咱們的大宋王朝。您說他為什麼沒有放棄武力呢?”
王夫子咬牙切齒的道:“豎子,夏蟲不可語冰,你小小年紀懂什麼國家大事?長此以往高家必亡!我走了,再也不為你們高家效力。我就要睜大眼睛,好好的看著你們高家怎麼覆滅。”
高寵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冷哼一聲道:“很好!你好好的看著吧!我們高家自有我守護,你恐怕是看不到他的覆滅了;不過我也要好好的看看,外族入侵的時候你會怎麼樣?是不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好!小王爺說的有理!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正是這些傢伙的嘴臉。”周士元一聽跟著就大叫了起來。
剩下的人也跟著呱臊起鬨:“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他們白天鍛鍊的時候有些紛亂,不過這一喊倒是十分的整齊;大吼聲直衝雲霄,使得風雲變色。
王夫子一下子臉色鐵青,他差點一口老血噴了出來,呼哧呼哧的半天喘不上氣來;然後他用袍袖捂住臉落荒而逃。
“好!”眾人一見一下子大叫起來,可是高寵卻臉色大變,他看到母親拿著藤條帶著秋月和高青正在門口,正氣沖沖的看著他。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大家都趕緊解散吧!”高寵一見連忙解散了隊伍。
高保和高衛一看夫人來了,趕緊拉著周士元帶著手下的義勇們跑了出去
《大宋第一槍最新章節》 第二十六章 忘戰必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