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容要講多少篇,老子用“常有欲,常無慾”幾個字就把好多東西都包括了。你看偉大不偉大?!我們的祖先在多少萬年來形成的一種思維方式,是不愛羅嗦,越簡單越好!這樣表達就容易,傳播去容易,但困難就是領悟起來不容易。從“道可道”到這一段,老子講了本體論和認識論,這是總綱。講清了道是萬事萬物的本源,引出了人有不同的認識層次和認識通道。
老子講的“常無慾”的認識和唯識學的“轉識成智”有類比之處。“有欲”的認識都是識念,都是主客的分別與極性的思維,都是意識(第六識)分別產生出的極性觀念。人們對這些觀念偏執的很嚴重,所以就造成我們認識的障礙。我們一生以“有欲”認識的“徼”作為真實存在,被“有欲”的認識時時覆蓋著,矇蔽著,而且死死地卡著我們,無法逾越我們個體和人類整體形成的“有欲”的知障。為什麼我們沒有老子、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呢?因為我們只有“常有欲”的認識,故只能“觀其徼”,只能認識淺層的東西。只有轉識成智了之後,才能認識到“有欲”認識的侷限性。《心經》上講,三世諸佛都是從般若波羅蜜多里出來的,般若是諸佛之母;般若也是指大智慧的認識,也可以說講的是認識論。
“常無慾以觀其妙”,這個“妙”就是真實的、究竟的、深邃的、智慧的本來面目。處於“常無慾”的認識狀態才能察看到真如實相,才能見到如如不動的本來。佛學上講的關於宇宙本來面目的許多論述,老子用這個“妙”字就涵蓋了。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哪兩者呢?就是指“常無慾”和“常有欲”所認識的“妙”和“徼”。這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常無慾”就是非極性的認識狀態;“常有欲”就是我們極性的八識觀念,當然也包括我們五官的反映認識。從狀態來講,“常無慾”就是我們的非極性狀態;“常有欲”就是我們的極性狀態。此兩者是同出而異名,都是“道”的狀態的體現,都是從宇宙本源(道)裡產生出來的屬性。“常無慾”的認識狀態所認識的“妙”是人的本性本具的智慧存在,佛學上叫般若智慧;“常有欲”的認識狀態所認識的“徼”,是八識認識狀態的“應所知量”,它是從“常無慾”狀態演變而形成的。如把“道”比作鏡子,“常無慾”就是平正光潔的鏡面,它能如實反應真實情況;“常有欲”則是凸凹不平的鏡面,它不能真實的反映存在,而是扭曲的虛妄反映。但從鏡子的本體來看,兩類鏡子都是玻璃鍍水銀做成的,這就是同出而異名。“常有欲”和“常無慾”兩者都是從道的本根上流演出來的。再用水來表示,平靜的一池水就是本源狀態,給水中扔了個石子之後,波浪起伏。原來平靜的水就是“常無慾”的狀態,扔了一個石子之後就成了“常有欲”的狀態了,這兩者的本源是一模一樣的,波浪和靜止水的本源是一樣的,都是由水分子組成的,都是積聚起來的水分子,只是體現出不同的相和不同的用。所以,這兩者是“同出而異名”。
世界存在三大層次——物質、能量、資訊,物質和能量屬於極性的層次,資訊屬於非極性的層次。但不管哪一個層次的規律都是全息的,“常無慾”的“妙”和“常有欲”的“徼”仍然可體現出它們的相互關係。現代量子場論認為,各種粒子都是處於基態的量子場激發而形成的,量子場的基態和激發態是物質、能量層次“徼”與“妙”的關係。把量子場的基態看作是這個層次的“常無慾”之“空”,把激發態看作是“常有欲”之“有”,則物質世界的一切物質態(徼)皆由能量世界的真空態(妙)激發而產生的。事實上,量子場的基態是這個層次上能量資訊結構最有序化的最低能量態,可看作為一切激發態的背景。但就這最低最有序化的能量態仍具有“零點能振動”。基態的量子場侷限在有限的區域內,當這個區域的體積發生變化時,量子場能量資訊結構和零點能振動都相應發生變化,在這些變化所引起的一系列極性的互互動感中,則發生“真空漲落”、“真空凝聚”、“真空相變”、“真空極化”、“真空對稱性的破缺”等變化,於是由“真空態”變化成“粒子態”,這是能量與物質層次的“有生於無”,也是由“妙”轉化為“徼”的極化形成。這裡有深刻的機制原理,老子描述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釋迦牟尼佛描述為“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老子和釋迦牟尼佛是從資訊→能量→物質來闡述,現代科學的認識只到了能量→物質的層次,但機制和精神有可對應性。老子講的“無”和佛陀的“寶明妙性”相對應,物
《老子的簡介》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