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部分 (第1/4頁)

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這四句話,在危險驚恐的環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靜一點,脫險的機會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較為健康、客觀,不會動不動就情緒失控。縱然無法永遠擺脫魔網的干擾,至少不會經常被籠罩在魔網中團團亂轉。

此所謂魔,是指內心的邪念,是指助長你邪念生、邪念動,煩惱生、煩惱動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對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長你修道得道的因緣。

生活規範

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

——《大智度論卷十三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義》

戒是生活的規範,故在很多經典中,都可以發現對“戒”的強調和重視。因此,這個偈子說,生了大惡的疾病,戒是良藥;在大恐怖發生時,戒可以保護你。

戒律未必是教條的約束,所以並不可怕。戒是勉勵我們當做則做,不當做則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大惡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殺人、竊盜、邪淫、妄語等大惡事本身就是病。身為佛教徒,就該淨化自己的身心,同時淨化眾生的身心,達到自利利他、救人濟世的目的。如果不這樣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該做的事也會去做,明知不該說的話也會說,不該想的念頭也會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藥一樣,受戒時的決心能使尚未作惡的人不會作惡,已經作惡的人改過遷善。受戒與宣誓相同,就職、入黨、入籍、結婚等的宣誓,便是志願遵守共同的生活規範。

受戒是對良心宣誓,對戒師宣誓,對佛菩薩宣誓。在隆重的受戒儀式之後,心向會轉變。好比原來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煙毒勒戒的醫院,毒品的來源沒有了,想吸食的時候也會提醒自己不應該。所以說戒是惡病的良藥。

“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傷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誹謗、欺負。換個角度看,做惡事的人老是恐懼被人發現,怕受報復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過去已犯的錯誤會直下承當,該受的果報會心甘情願地勇於接受,此外可用持

戒的功德來將功贖罪。過去因嗔怨而罵人,現在因持戒而讚歎人;過去因貪慾而偷盜,現在因持戒而做大布施;過去因愚昧而傷害人,現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護生的工作。這是積極的持戒。由於現在行善持戒,惡報也許不會發生,即使發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對。因此,有大恐怖的話,受戒持戒最有用。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嗔為毒根

殺嗔心安穩,殺嗔心不悔;嗔為毒之根,嗔滅一切善。

——《大智度論卷十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義》

此偈是說,滅掉了嗔恨,心中就得平安;滅掉了嗔恨,就不再後悔。嗔恨是煩惱毒的根源,所謂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許多人由於喜怒無常,常發脾氣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輩子的成績,很可能只因說了一句狠話而前功盡棄。

凡夫的煩惱心有三種:貪慾、嗔恨、愚痴,這三種煩惱心當中,以嗔心表現最明顯。貪心往往可以隱藏,不易讓人發現,可是隻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從面色、言辭、行動上表現出來。修行人要得心安穩安定,感到喜悅安樂,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沒有表現貪慾,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祿、權勢,也不想追求###、女色,但對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順眼。既然對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對任何人都採取對立的心態,心中豈能安定?

嗔心滅除後就不會有後悔的心。“悔”也是懺悔、悔過。佛經中說:“一念無明起,火燒功德林。”無明是煩惱心的潛在力量,有了嗔心,會無緣無故地動怒,用語言、動作或其他方法傷人,後悔的事就來了,這時就要懺悔。

貪嗔痴稱為三毒,其中以嗔心的毒最大。因為貪心使自己煩惱重,卻不一定傷人;但嗔心一定會自傷傷人、自害害人,是雙重的罪惡,所以“嗔”是“毒之根”。

如果能滅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當嗔心的火熄滅時,對人會生起慈悲心,會以關懷、原諒、同情的心待人;當嗔心消滅時,對一切事物的決斷,會以純客觀的智慧來處理自己的問題,分析他人的問題,化解一切麻煩的問題。所以說一旦嗔心滅,一切善法生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不留痕跡

若觀無生法,於生法得離;若觀無為法,於有為得離。

《智慧100登入》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