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3章 酸梅粉的回憶 (第1/3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聊完豆腐花,下一個回憶的是什麼,留有深刻印象的是一種白麵粉,不要想歪了,那個麵粉是用勺子舀著吃的,也可以直接往口裡倒,一般就是在學校裡吃,在校外好像又沒有多少印象吃這個,米雲上五六年級後,也沒有印象吃這個。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們的記憶裡面,小時候的零食中,有這麼一種,小小的包裝,還不到火柴盒那麼大的一點點的一個小塑膠袋,裡面裝著純白色的粉末狀白色的面面,也有灰色的面面,放一點到嘴裡,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之所以說是這種零食風靡了小學校園,是因為這種零食大點的孩子可能就不喜歡吃了。只有小學一到四年級的孩子,非常喜歡,也難怪米雲上五六年級就沒有吃酸梅粉的記憶了,因為米雲上五六年級就要去外村寄宿一週,有自己的零花錢了,而且米雲上五六年級的時候,米雲家自己就在村裡小學開了小賣部,就沒有賣酸梅粉這種東西。

這種白粉和灰粉的小包裝學名應該是叫酸梅粉,吃到嘴裡酸酸的略有點甜。記得當時是在學校小賣部都有賣的,米雲村裡最早應該是有賣過的,一毛錢一包,很小很小的包,勺子也是很小很小的,是白色的酸酸甜甜的粉末,裡面自帶小塑膠勺子,勺子把上有各種武器,多少人為了集齊武器瘋狂買酸梅粉呢,味道也是真好吃,可能再也買不到了。

當時那個非常小的一袋白色的粉粉,對米雲的誘惑非常大,米雲也不記得自己到底吃過沒有,米雲自認為應該吃過幾回了,多少應該吃過一回,不然不會有那麼大的念想和感覺,可以吃一臉白,當時一小包裡面會藏著圖案不同的小勺子,顏色是大紅大綠的,每次最興奮的就是摸著那個勺子從粉粉裡拿出來,看是個什麼圖案,那種高興勁兒,好像吃出來個金豆豆的感覺,小孩子的快樂真的就是那麼簡單,一個小玩具,一袋一毛錢的酸梅粉就能滿足。

八九十年代那些零食是真正意義上的“小零食”,因為基本除了孩子們喜愛,大人們是很少買來吃的,當然價格也很低廉,大多是幾毛錢甚至幾分錢,卻能給孩子們帶來長久的快樂。

現在這些“老零食”大多數已經停產,被時代遺忘在角落,想買也難買到了,即便是有一些懷舊產品出現,也不能引起如今孩子們的興趣了,但不能否認它們曾經的輝煌,那是伴隨一代人成長的“快樂源泉”。

80後那個特殊年代,當年流行的零食界都比較奇葩,商業模式剛剛興起,各種創新層出不窮,據說當時高峰期有100多種零食小吃,現在大部分都基本上退出歷史舞臺了,不管是出於食品安全還是營養健康原因,它畢竟出現過,流行了近二十年左右。

當時的酸梅粉就是在那樣的時代出來的東西,一包不知道什麼做成的灰色或白色粉末,大包1毛,小包5分,附送一個簡陋的塑膠勺子,吃到嘴裡酸的掉牙,可小朋友們都是樂此不彼的舔著吃。

那時候溫飽都沒有解決,沒有那麼多關於健康和營養的考慮,米雲居住的偏遠農村都吃到了,更不說縣城了,米雲居住的村子遠離縣城百來裡,還是三面環水,本來四面環水,改革開放前填平了一條河道,很多80後都不知道,米雲也是近兩年才得知。當時經常在河邊撿各種河裡飄上岸的東西,就有撿到過這些塑膠勺子和塑膠機器人,汽車和飛機模型等各種玩具。

酸酸甜甜的酸梅粉,是放學後小朋友們的期待。5毛錢就能買10包,一串拎在手裡招搖過市,氣勢非常囂張。酸梅粉裡的小勺子確實很袖珍,性子急的小孩子們,撕開一口倒進嘴裡,酸爽過癮。還有人在創新邊緣試探,把白色的酸梅粉平鋪在桌上,用一根吸管將粉末吸進去,反正米雲自己是沒多少體驗的,吃的次數很有限,可能就吃過那麼一回都有可能,所以印象非常深刻,念念不忘,因為沒有零花錢,那個年代書本費和學雜費都難交的起。

當時學校本來就有集卡片的風氣,最早是各種煙盒上的卡片,米雲記得就是硬白沙煙的卡片,一小方塊,整合煙的煙盒紙製作了四角包,用來打四角包,比書本紙製作的四角包威武霸氣,就是贏來了,也不方便擦屁股,當時還沒有流行衛生紙,都是用書本紙張如廁。

酸梅粉包裡這些小勺子有好多系列,比如西遊記系列,九色龍系列,還有古代武器系列,比如刀槍劍戟之類。總之,隔段時間就出一個新系列,讓小朋友們不斷有買的動力。

但是小朋友只靠一個人的購買力,肯定集不全這一個系列的啊。很可能是某樣的有幾個,而缺另外好幾個。所以就產生了交換的需求。

《80後的回憶河南農村圖片》 第153章 酸梅粉的回憶(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