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五章 王雷的心理戰術? (第1/2頁)

王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雷道:“怎麼說呢,因為李小龍,人們對中國功夫有種誤解,以為中國功夫無所不能,在擂臺上打敗拳擊空手道跆拳道不費吹灰之力,這是錯誤的認識。中國功夫並不是體育競技,實際上它是屬於第一種型別的功夫——戰場搏殺。”

“中國功夫流派眾多,但流傳最廣最出名的無非是形意太極八卦八極詠春等等拳法,這些拳法最顯著的特點是,都是脫脂於中國冷兵器古戰場,經歷過千百次生死殺戮的考驗。比如我練的形意拳就脫脂於中國古戰場最常用的冷兵器大槍的功夫,打法多是直行直進,就好像大槍的刺殺,最適合戰場殺戮,戰鬥時基本上一出手就得要人性命,直攻要害,一擊必殺。而我們經常能在唐人街公園看到的那些老人們練的太極拳早年也不是健身的,而是殺人的拳法。太極拳有很多招式也脫脂於戰場,看似軟綿綿的,但卻非常狠毒,出手就會要人命。至於李小龍早年練的詠春拳,號稱‘方寸之間殺敵’,它是創始人五枚師太雖然是女的,但卻是參與反清復明的義士,跟清兵戰鬥過很多次,殺的人可不少。如果像擂臺競技那樣打的話,五枚師太早就死了。所以詠春拳也講究出手必殺,瞬間分出勝負,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至於那些說看了蛇或烏龜打架而頓悟,創造出一門拳術,純粹是武俠小說虛編的情節。總結來說,中國功夫基本上都是源自古代冷兵器戰場的殺戮功夫,是殺人技,是為了能快速殺人,方便殺人被創造出來的,目的跟拳擊跆拳道這些在擂臺競技的武道完全不同。雖然在清末和民國時期中國功夫也常打擂臺,但那時候的人打擂臺是要立下生死狀的,他們不會靠擊倒對手或是點數決勝負,而是殺死對手。中國功夫早年打擂的規則是‘即分高下,也決生死’,在擂臺上比賽,能活下來就是贏家,輸家得死<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看到艾琳的臉色已經發白,王雷話峰一轉,又道:“當然,就像歐洲的決鬥被禁止了一樣,中國在步入新時代後,也廢除了打擂臺決生死的規則,中國功夫開始講究‘點到為止’。再加上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中國武師變得低調,隱藏真功夫,傳授給其弟子的,大都是武術套路或是硬氣功之類的表演功夫。原本講究‘只殺敵不表演’的中國功夫就漸漸誕生出一類旁支,就是前面我所說的舞臺表演功夫,也就是我們經常在香江功夫片看到的那些功夫!這些基本上是假把式,中國的真功夫只有少數人才會,這些人除非到了生死關頭,否則是不會顯露真功夫的,當然更不會用來上擂臺比賽了!”

艾琳怔了好半天才問道:“你的意思的,這些會真功夫的中國武師上擂臺比賽的話,一定無人能敵,對嗎?”

王雷搖頭:“不一定,真功夫是殺人技,但殺人是講究出其不意,無所不用其極的,在擂臺上面對面的較量,很難發揮出其威力。我只能這麼說,如果讓中國功夫和拳擊柔道泰拳上擂臺打的話,中國功夫不一定能打贏。不過要是把這些不同流派的拳手扔到一個無人小島上,讓他們互相殺戮的話,我可以肯定最後活下來的一定是精通中國真功夫的拳師!也許我該這麼說——中國功夫,殺敵第一,表演第二,競技第三!”

說到這裡王雷突然笑了笑,對艾琳道:“跟你談到這,我突然想到一個新劇本的創意,幾個變態富豪出於刺激的目的而賭·博,將不同流派的功夫格鬥高手綁架到一座無名小島上,讓他們自相殘殺,下注買他們誰能活下來,最後能活下來的人是贏家,你覺得拍一部這樣的動作電影如何?”

艾琳有點無語的道:“我相信很多喜歡動作片或香江功夫片的影迷會愛看,但我肯定是不喜歡看的!”

王雷:“呃,那就算了,美女不喜歡看,拍出來也沒意思!”

艾琳:“……”

白了王雷一眼後,艾琳才又提問道:“王,你會的功夫是真功夫麼?就是殺人的那種?”

王雷哈哈大笑道:“當然不會,我雖然會功夫,但練的主要是強身健體的部分,沒學過殺人技!”

雖然王雷否認,但在艾琳看來,他笑得有點假。

……

艾琳專訪王雷的影片錄影,cnn電視網依舊沒經過剪輯就直接播了出來。

看過王雷的專訪後,在美國各界爆發了廣泛的爭論。

爭論的主要內容是王雷所說的是真是假!

有人傾向於真的,但更多的人傾向是假的,認為王雷在吹牛皮,故意嚇唬人!

傾向

《拳壇瀟灑哥被ko》 第五十五章 王雷的心理戰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