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部分 (第1/4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泰一時不敢再提離婚之事,把原打算給周紅霞的10萬元補償金,交了醫藥費,可以想象他對人不人鬼不鬼的妻子噁心之地步,於是更加頻繁地找別的女人廝混。

絕望的周紅霞感到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毫無任何價值和意義,又以各種方式3次自殺未遂。

一年之後,王泰鼓足勇氣,再次向法庭起訴離婚,願意支付30萬元補償金給周紅霞。但後者嗤之以鼻,說:“我毀在你手上,看我怎樣拖死你。”

在中國,試問有哪位法官敢判這對夫妻離婚?離婚就意味著她自殺身亡。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是不允許做出這種判決的。最後,經多方協商,法庭調解,王泰撤訴。

在接受筆者採訪時,王泰無可奈何地說:“這場婚姻使我傷透了腦筋。我也不指望再結婚了。只要她活一天,我就養她一天,雖然我不能提供很好的條件,但每個月給她1000元生活費,讓她住著這套房子,還是力所能及的。事到如今,我不認也得認了,只求她日後安安靜靜過日子。”

然而,願望不是現實,儘管它並不是奢望。

再說周紅霞,每當長夜漫漫,孤枕難眠,攬鏡自照,慘不忍睹,便潛然淚下。想著自己一生的幸福被如此葬送,不由得恨從心頭起,拿出紙筆,寫了一封長長的上告信,點點滴滴訴說王泰的惡行劣跡,小部分基本上是事實,大部分卻子虛烏有。

第一封信寄出去好久,泥牛入海無訊息。周紅霞一個做二不休,就寫第二封第三封……向婦聯、公安局、法院、新聞媒體等,到處投遞。

她有一個不折不扣的信念:要剝下王泰身上的制服,不讓他神氣得意。

強烈的報復慾望,成了她生存下去的最大動力和樂趣。

王泰的名聲一下子被徹底搞臭,最終因所謂的“生活作風問題”被開除了公職。

原來是國家公務員,王泰還顧及一些社會影響,現在什麼都不是了,他便惱羞成怒對妻子說:“連我自己都沒飯吃了,我為什麼還要養著你!”

生活一旦失去保障,周紅霞才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你把他告倒了又怎麼樣?現在誰給你飯吃,給你錢用?

她能不哭嗎,那樣撕心裂肺!

所有的錯都已鑄成,所有的屈辱和痛苦都已受夠,所有的悔恨正從內心緩緩舒展開來,彷彿變成了天空的朵朵烏雲。

人生如夢,萬事皆空。把一切恩恩怨怨都看得淡了看得透了,她反而不想一死了之了。人畢竟有一種求生的本能啊!

於是,她讓老父從山區趕來照料自己的飲食起居。可父女倆的生活費問題又如何解決?

而王泰,則終日與酒為伍,一蹶不振,意志消沉,落得個到處遊蕩的下常逢人就嘆惋法律的蒼白。對一份名存實亡的婚姻,他非要支付一輩子的幸福和自由不可嗎?!

各得其所施琪的丈夫不僅是一個機智的商人,還是一名嚴謹的基督徒,星期大總要上教堂上做禮拜,因為上帝會保佑他財源滾滾。施琪需要丈夫的錢,但不需要他的上帝。

施琪的臉非常性感,微突的顴骨,豐腴的紅唇,以及略帶蒼白的下巴,看起來既成熟又天真,從開口很低的裙襟露出來一條微暗而圓潤的乳溝,更是有一種擋不住的誘惑。

施琪讀文學時,成績相當拔尖,還是校園某文學社副社長,一度被男生視為若干朵不問顏色的“樣花”之翹楚——玫瑰紅。玫瑰的熱情和浪漫,差點使她愛上一個教現代文學、尤其對郁達夫很有研究的青年講師,但後者的一貧如洗終於令她望而卻步。

施琪選擇現在的丈夫,既讓不少的女同學大為不屑,又讓更多的男同學大惑不解,不屑者認為她是嫁給了錢。不解者認為她嫁給了上一代——她先生比她大16歲。

有人預言,不出兩年,她會離婚。

然而,5年過去了,施琪還一點兒也沒有“另起爐灶”的跡象。

這引起了筆者對她的採訪興趣。

施琪很開放,快人快語:“我厚著臉皮說點大道理吧。社會化大生產分工越來越細,因此造成了這個分裂的世紀分裂的時代。對吧。你必須分裂出不同的自我,才能自如地面對生活。一個人,不是說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人板塊嗎,同時滿足它們是不可能的,古人早就說過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你只好分別對待它們了,一分為二,各得其所嘛。”

我對這種理論並不陌生,但仍然不免有點驚訝,聽了她的婚戀故事以後,才覺得可以理解,儘管是一種很不是滋味的理解。

《紅塵陷落 深圳》 第1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