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章 紫袍 (第1/2頁)

南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欽差儀仗的大隊人馬最終來到燕都的郊外。遠遠望去,高大宏偉的燕都城屹立在前方,就像是像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嶽。這座世界上最堅固且最龐大繁榮的城市擁有超過三百萬的人口。城內劃分為皇城、內城、外城三大區域。皇城乃是皇帝居住以及辦公的區域,非傳召不得入內;內城則大多是是國家緊要衙門以及達官顯貴的府第;外城就是一般平民生活的區域了,真可謂是三教九流,魚龍混雜。

在這三個區域中,只有皇城是嚴格隔絕外界的,內城和外城之間倒是沒有什麼阻隔。此外,三大區域中的內城和皇城佔據了燕都面積的三成,其餘七成的區域便是屬於普羅大眾的外城了。

燕都城的皇城正門叫神燕門,向北和宮城正門羅陽門相對,又南經朱雀大街與郭城南壁朱雀門相通,形成了全城的中軸線。郭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南三面各開三門,北邊設水門一座。郭城內南北向街道十二條,東西向街道十二條,有縱橫街道劃分出居民居住的裡坊和作為貿易場所的市。城內有四市,位於皇城東南和西南的東西市以及郭城西北和東北二角上的北市,南市。四市 各佔兩坊之地,建夯土圍牆,開八門,內有井字街道和沿牆街道,街道鋪設石板,兩側設排水溝。就算是天上大雨滂沱,鞋襪也絕不會沾上半點泥沙。燕都經過開國君王以及後世的幾位皇帝不斷開發,才有了今日的格局,真可謂“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欽差的儀仗一到燕都附近,便放出了報信的斥候。很快,燕都的城門便集結了一眾官員。當然了,迎接的熱烈程度是比不上青州的。畢竟現在是在天子腳下,達官顯貴遍地都是,哪還有繼續擺譜的道理。

馬車駛近城門,黃承囑咐雲揚蘇槐安心坐在車架內等候。自己則是整了整理袍服,下車去了。剛下車,黃承便發現王庸一早就站在自己的馬車旁邊,笑眯眯的等著黃承。

黃承衝王庸點點頭,然後二人一齊朝著城門走去。城門口早有幾位內侍等候,見二人聯袂而來,當中年歲稍長的內侍便說道:“請二位大人接敕旨。”

黃承和王庸相視一眼,然後朝著內侍一揖到底。內侍從寬大的袍袖中取出一道敕旨,高聲道:“國有不時,而生災患。罪在朕躬,勞苦萬民。然國有良才,上可為君父分憂,下可解萬民倒懸。欽差黃王,領命平蝗。三月息患,不辭辛勞。實乃百官楷模。實當嘉獎。命你二人明日上朝問對事宜。特賞著紫袍入殿。旨畢。”說完,內侍向前扶起了躬身的黃承,將敕旨交到了黃承的手上。黃承接過敕旨後瀏覽一番便遞給了王庸,王庸迅速的看完後,又把敕旨還給黃承。黃承這才把敕旨塞到袍袖中。

內侍見二人把敕旨都看過一遍後,朝身後的內侍一揚手。後面的兩個內侍便端著兩個盤子上前,盤子裡面的真是隻有三品高官以上才能傳的紫袍。就是黃承再怎麼淡泊名利,現在也不淡定了。不到三十歲的官員穿紫袍!別說是在大燕朝了,就是放眼歷朝歷代,這樣的人物有幾個?

當然了,過分風光就會有人嫉妒有人恨。年紀輕輕驟登高位不說,如今還衣了紫袍。那是不是再過幾年還要執宰朝廷,封侯進公了?當心跌不死你!

反過來看看王庸,這位哥們倒是淡定的很。有什麼呀,不就是個紫袍嘛,能說明什麼呀?皇帝只不過是特賞了件袍服而已,你總不見得穿個紫袍就能五品變三品了?實際的官位和俸祿卻還是老樣子。做人還是要務實啊!

內侍見任務完成,和黃承,王庸客氣了幾句便回去了。王庸轉過身來看向黃承:“黃大人,今日你我的苦差事是真的結束了啊。下官總算能鬆口氣了。”

黃承看著面前的王庸:“王大人說笑了,我見王大人做起事來精明幹練,怕是樂在其中啊,怎麼會累呢?”

王庸聽完後哈哈一笑:“大人說笑了,下官那有什麼才能。只是唯大人馬首是瞻而已。就算有些微末成績,那也是大人指點之功,下官哪敢居功啊哈哈哈哈。”

黃承本來想探探王庸的口風的,但王庸不出意料的守口如瓶。這讓黃承有些洩氣。既然到了家門,黃承也就不打算繼續和王庸糾纏下去了,拱手道:“王大人,你我離開燕都有三月有餘,家中親人怕是望眼欲穿了。明日我等還要上朝面聖,今晚少不得沐浴一番。我看時間不早了,就由我去交還儀仗,您就先回去吧。”

王庸爽快的答應了:“多謝大人體恤,那下官先走一步,明日朝堂再見。”

“嗯,明日再見。”黃承點點頭。

看著王庸坐著自己的馬車回府,黃承也走回了自

《芒果剝皮方法》 第二章 紫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