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線膛火銃 皇家工匠 (第1/2頁)
雲上朱雀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過了十日,宋揚從南方回來,帶來了王樸描述的番薯。王樸當即下令在山坡上開墾梯田試種,預計五月份正趕上青黃不接時可收穫。 “我在南面已訂購了一條兩百料海船,這是圖紙,為了將來能裝大炮,我還叫他們加固了左右兩邊艙室,開了孔可裝大炮十二門,只是那邊的當地人詭詐,我請了兩批船員都很可疑,有血腥味不像是良家子,別引狼入室,把我們的船連帶貨物給吞了。只能我們自己派人去把船開過來,要不我們這將來造好了開不出去就麻煩了。”宋揚說著攤開了圖紙。 “出海謀生的,九死一生,不可能有良家子吧。”王樸不以為然的說道。 “可我總是不放心,那邊的人都是一個村子一幫人,他們自己抱團,跟咱們不是一條心。” “也有道理,這種事情只能找可靠的人,可是北人不會游泳,出海去不是送死嗎。” “那,那可怎麼辦。”宋揚傻眼了。 “不會游泳,就只好訓練了,我找幾個游泳學的快的組建個水軍,反正將來打戰時也有用。”王樸笑道。 “王大人已經是鎮守一方的將軍,真叫人羨慕。”宋揚有些吃味的說道,語氣泛酸。他和王樸一起在大同做紈絝,那時沒覺得王樸有多大本事,如今自己還是白丁,和王樸已經身份懸殊。 “咱們是老交情,就別客套了。”王樸笑道,他畢竟是穿越來的,這樣平輩論交,用輕鬆的語氣說話,很有回到現代的感覺,所以並不反感。 王樸特意挽留宋揚兩日,請他參觀被寄予厚望的第一把線膛燧發槍問世。老楊改良過的高爐每天能產鐵兩百斤,一口氣做了十五臺機床,其中十臺是用於將實心鐵棍鑽通,製造出無縫鋼管,需耗時五天,另外五臺用於拉膛線,需耗時七天,就是今日完工。 拿著這把耗費無數心血打造出來的線膛燧發槍,王樸愛不釋手,精鋼的光澤,厚重的實感,科技的氣息,幻想著將來用它打敗建奴。 等靶子擺放停當,王樸親自裝藥,將圓錐形鉛彈的三個尾部凸起部分對準槍口的線膛凹槽,用通條推進槍管壓實,瞄準試射了一發,卻打偏了。 王樸有些難堪,又試射了一發,還是打偏了,臉色難看起來,直射了七八次,全部脫靶。老楊在一旁冷冷觀望,一副你活該的表情。 “失敗了。”王樸臉色極為難看,沒有線膛燧發槍,他拿什麼打敗建奴,雖然在雅片戰爭中,英軍曾用滑膛燧發槍打敗清軍,可那是清末啊,清初和清末怎能一樣。 “會不會是準星不正。”王樸依舊心存僥倖,靠近靶子打了一發,這一次打中了靶子左側邊緣。王樸又刻意槍口右偏少許補射一發,這一次卻打中了靶子的頂部邊緣。經過反覆嘗試,王樸終於明白過來,是槍管的精度不夠。 老楊收起了原來的輕蔑,神色肅穆的上去細看了一遍靶子,難以置信的說道:“這個銃有些門道,居然能在三十步內就有準頭,比倭寇的火銃厲害。” “那能管什麼用,三十步,騎兵打一鞭子,就殺到鼻子前。更不要說建奴擅長騎射,一百步開始吊射,五十步精準平射,毫無還手之力。要是能增加精度就好了,只要把距離提高到七十步,面對建奴就有把握不吃虧。”王樸垂頭喪氣的說道。 “精度,這是什麼。”老楊聽不懂這個術語。 “槍管不夠直,或者槍管內壁與彈丸有很大的空隙,打出去,彈丸就會飄,準頭就不夠。” “世上只有一處地方有你需要的這種工匠,江寧織造局。”老楊畢竟見多識廣,給王樸指出了一條明路。 當天,王樸就亟不可待的命王祿騎快馬去找父親王威,求他想辦法從江寧織造局挖來擅長精細工藝的匠人。 六天後,王祿回來覆命,他將一根千年人參和一條絲綿被呈給王樸。王樸看著這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一頭霧水,問道:“父親他這是什麼意思。” “回少主人,主人說,江寧織造局是皇帝的作坊,挖皇帝的牆角,罪名可大可小,他對此事事先不知情,事後要向皇帝請罪,到時候,少主人必須挨一頓毒打,王家的家法是一根金絲楠木做的棍子,長一丈二,一棍打下去就會皮開肉綻,因涉及皇帝,不敢不往死裡打,若是運氣好,皇帝有個好心情,昏死一次就夠了,但是萬一,皇帝遇到不順心的事,少主人就要昏死兩次,先打昏一次,用水潑醒,再打昏一次,這根千年人參到時候給少主人含在嘴裡,吊住性命,這棉被是新做的,很軟,可以長時趴在上面,等待康復。” “啊,嘶~”王樸聽了這話,倒吸一口涼氣,感到屁股發麻,忍不住伸手去撓。這就是傳說中的被打個半死啊。王樸糾結了一天,還是下了決心。因為此時已是崇禎二年,建奴聲勢浩大,已有王霸之資,而他才剛剛起步,沒有時間從容不迫的準備,王樸對自己的軍事天賦更是毫無信心,他的對手是皇太極,多爾袞這類歷史名人,史書上寫的明白天命在大清那邊,他
《明末的話題》 第六章 線膛火銃 皇家工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