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望鄉 (第1/3頁)
葦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漲海的潮水來了又走,良遮山的樹葉綠了又黃,又是一年匆匆過。
頂著料峭的寒風,吳亙雙手攏於袖中,沿著列缺城的邊緣走了一圈又一圈。
此城已經初見雛形,卻只建了內城。由於花費巨大,吳亙準備等有錢後再擴充套件地基,以此為基礎打造一座外城。
前往北洲的準備在有條不紊進行,磨刀門已經加強了對姑墨國的滲透,源源不斷的情報送到了無畏軍手中。
計劃用於遠征的大小三十五艘戰船,還有三隻霧鬼,五隻虛鯨,都已準備到位。如此大的陣仗,為的就是能一次將前軍等五軍共十五萬人運到北洲。
渡海作戰就是這樣,如此遠的航程,若是不能一次運達,再次渡海運人增援根本來不及。
進入北洲,無論是哪一國,都不會允許無畏軍堂而皇之上岸,這第一步能否立足,必須經過一場慘烈的登陸戰,還要擋住對方源源不斷的反撲方成。
吳亙的想法就是,先強行在北洲打入一個楔子,然後再聯合那些對神教不滿的國家,共同對神教進行反擊。
此事關鍵是要把握好度,既要讓北洲知道無畏軍的目的,不至於對這一股力量心存忌憚,又要掌控一定的地盤,讓無畏軍有發展壯大的根基,就如當下的昆天洲一樣。
至於說什麼一統天下,成為北洲共主的想法,也曾在吳亙腦海中一閃而過。不過一想到要一家家打過去,成不成尚且不說,關鍵是所耗時日甚長,就拋棄了這個想法。
他本就是憊賴之人,最怕麻煩,只想帶著朱淺畫安安穩穩的過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不逼到牆角是不會跳起來咬人的。
這麼遠的路程,補給就成了大問題,所以吳亙才會等列缺城建成,在上面儲藏大量的軍資輜重,以保障大軍所需。
在等待的這段時日裡,無畏軍也曾匯合其他家族,多次出擊天元洲,掩護自己的航路,為其他家族護航,伺機攻打岸上的神廟,雖有勝有負,但整體來說還是賺了。
這些行動吳亙一次也沒有參加,而是由各軍統領輪流和水師出擊。隨著雙方摩擦的增多,天元洲的反彈也越來越大,雙方都有損失。無畏軍最大的戰損就是張武陽與其他家族聯合出擊時,遭遇了對方戰船的攔截,由於對方勢大,只能且戰且退。
這不是那些世俗國家的水師,而是由神教直屬。這隻船隊對其他家族並不感興趣,而是死死咬住無畏軍不放。
大戰之下,張武陽乾脆親自斷後,掩護船隊脫離,竟在亂戰中破了境,從而成為五軍統領中除水從月、寶象後第三個成功晉級五境的人。
神教這隻船隊一直追到血海,水師方擺脫了對方。經此一事也說明,無畏軍已被神教重點盯上。
所以,吳亙才想在走之前,與神教水師戰上一場,若不然,從天元洲至北洲的航路被人家把控在手中,對方就可源源不斷從天元洲補兵,自家在北洲的處境可就難了。
因著列缺城的緣故,無畏軍的船廠只能斷斷續續開工,好不容易才攢下了三十五艘戰船,對上神教水師並無太大勝算。所以,吳亙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出兵。可等到列缺城落成,打垮神教水師就成了當前第一要務。
妤好傳來一條訊息,聖山給登天殿來信,相約六境之人不得出手,只任手下兒郎爭個雌雄。少了這高階戰力的威脅,吳亙倒是多了些信心,想著與神教掰一掰手腕。
呼,吳亙從列缺城跳下,張武陽趕緊跟了上來
“武陽,令各軍統領到此,商議進擊神教水師一事。”吳亙大聲吩咐了一聲,跳上馬向弦晚城趕去。
兩日後,在弦晚城都督府中,無畏軍各軍將領齊聚一堂,共議此次渡海遠擊之事。
軍議由吳亙召集,率先開口的仍是胡嘉,“諸位,按著前方寧統事發來的諜報,神教當下在北洲當面共駐有一百三十餘艘船,分駐三處。其一就是北洲應國,這裡約有三十餘艘。另就是隔海相對的胡不與國,約有七十餘艘,還有定夷門附近三十餘艘。
我軍要想擊敗神教這支水師,就只能分而取之,另外還有就是要糾集呼蘭家、姬家和史家的一些人馬,否則我軍兵力過於單薄。”
這話大家當然都明白,對付人家的優勢兵力,不將其割裂開沒法打,關鍵是如何讓敵分兵。海戰就是這樣,一艘船就是一艘船的戰力,將士的勇猛很難彌補數量的差距。況且對上神教的戰船,無畏軍並不佔優勢。
上次張武陽一戰,無畏軍就是犯了輕敵的毛病,按打天元洲各國的套路來對付神
《我是一個小卒縱橫》 第735章 望鄉(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