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部分 (第1/4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④這個俄國人是共產黨領導的西伯利亞“遠東共和國”電訊社(簡稱“遠東社”)駐廣州記者斯托揚諾維奇。據達林說,斯後來改變了對陳炯明的看法。

在玩弄手段、施放煙幕的同時,陳炯明暗中與香港的英國當局及英美支援的直係軍閥吳佩孚保持接觸。(吳是當時勢力最大的軍閥,也是孫中山北伐的主要目標。)到1921年底,陳的態度改變已趨明顯,因為他停止了對北伐軍的供應。接著,1922年3月21日,由孫中山任命為陳炯明參謀長的鄧鏗在廣州火車站遇刺,兩天後傷重不治。雖然刺客逃逸,人們都認為陳炯明應對鄧鏗之死負責,因為鄧擁護北伐而陳是反對的。鄧鏗是曾受高階訓練的職業軍人,早年就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軍事教育界頗負盛名①。他的被殺一定使孫中山想到其他類似的案件,如1913年宋教仁的遇刺,1916年陳其美在上海的被害以及1920年朱執信在廣州策反桂系軍隊時被殺。

①在一本題為《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小冊子(英文)(紐約《新共和》雜誌出版)裡,杜威稱讚陳炯明道,“在我所遇見的中國官員中,他給我的印象最深……很可能成為第一流的全國性人物……他是一個既能使別人忠於他、他也忠於別人的人——就這一點來說,他就幾乎是無與倫比的了。”這最後一句話實在是絕妙的諷刺,因為陳很快就對孫中山叛變了。

(七)廣州脫險

後來陳炯明公然叛變,在1922年6月16日對總統府發動突然的武裝攻擊,孫中山和宋慶齡只是憑著他們的勇氣和幸運,才倖免於難。這一經過,宋慶齡在事件之後不久就用英文寫過一篇記述①。她說,當孫和她正在廣東韶關(原為曲江縣)北伐前線總指揮部時,陳率軍潛入省城廣州,縱部肆意搶掠,並斷絕交通。孫察覺形勢危急,即偕慶齡回穗。她寫道:

①鄧鏗是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革命軍人的老師。他的學生中有蔡廷鍇(十九路軍軍長,1932年淞滬抗戰的英雄)、鄧演達(1927年前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1927年後同宋慶齡一起為捍衛孫中山的政治原則而鬥爭,1933年為蔣介石秘密殺害)、葉挺(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的領導者之一,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軍長,曾被蔣介石囚禁)。

“我們到了廣州以後,中山先生即令陸軍退回原防,陳雖屢次答應,卻不見兵隊開調。這時,陳在名義上是退隱惠州'陳總部所在地'。口口聲聲,仍是服從政府,與我們也時常往來。……陳素來的地位軍力,皆由我黨所界與,且與我黨提攜合作多年,所以毫不懷疑他有異志。”

在這裡可以插敘一段情節。在兵變發生前,慶齡的姐姐靄齡帶著她的小女兒洛士文(慶齡小時曾用的英文名字)來看望她和孫。慶齡對即將來臨的危險一無所知,所以還要靄齡在回上海時把小洛士文留在她身邊。一位同靄齡關係密切的作者在寫到這件事時說,“如果靄齡真的把孩子留下,那麼歷史就要因此而發生變化,因為孫中山夫婦帶著一個孩子是絕不可能脫險的。”①慶齡在文章中接著寫道:

①《廣州脫險》(1922年6月),載《宋慶齡選集》。

“此時城中聽陳指揮之部隊達二萬五千名,而我黨大軍皆開赴前敵,留駐後方只五百名……

“六月十五之夜二時,我正在酣夢中,忽被中山先生喊醒,並催速起整裝同他逃出。他剛得一電話,謂陳軍將來攻本宅,須即刻逃入戰艦,由艦上可以指揮,剿平叛變。我求他先走,因為同行反使他不便,而且我覺得個人不致有何危險。再三婉求,他始允先行,但是先令五十名衛隊全數留守府中,然後隻身逃出。”

據另外一些文章中的記述,當此危急時刻,慶齡對孫中山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堅決要孫先走,自己留下。①當時慶齡正懷有身孕,這是她結婚七年來第一次、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妊娠。②

①埃米莉·哈恩著《宋氏家族》,第122頁。

②見《鄧小平致悼詞》(1981年6月3日),載《宋慶齡紀念集》,第25頁。

張猛①曾是總統府衛隊營士兵。他回憶說,當時任營長的是葉挺。葉是共產黨員,在後來的中國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中都曾擔任過領導工作。

①據廖夢醒著《我認識的宋慶齡同志》,載同上書,第136頁。

慶齡接著寫道:“他走了半小時以後,大約早晨兩時半,忽有槍聲四起,向本宅射擊,我們所住的是前龍濟光①所築私寓,位居一半山上(指種植許多亞熱帶

《這句話怎樣修改病句》 第1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