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33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叫人把兩廣的生意收了罷,石琳致仕,那裡沒人照看易生事端。”這才是胤礽一開始想說的,還沒出口就被老婆歪樓,到快要睡著了才想起主題來。

淑嘉給他拉拉被子:“鄂倫岱也入了份子了。”

胤礽:“……那就留著吧。”

主議案被一語否決,皇太子一面繼續溫文爾雅,一面等石琳回來深化他的龜縮戰略。

——————————————————————————————————————————

即使是在沒有高科技輔助的清代,從北京到廣州的通訊,也在權貴們的重視下達到了一個極高的速度。京中與廣州迅速達成了共識,石文英這裡屋子還沒收拾完呢,石琳的摺子已經上京了。

第一封是告病的摺子,摺子裡把當地的情況仔細地彙報了一番,然後說明了自己的病情。康熙接到摺子,算了一算石琳的年齡,覺得他這病得也很正常。批覆了一下,讓石琳保重身體等等,又賜下藥來。

摺子批完,康熙開始發散思維了,石琳這樣的封疆大吏,簡歷家譜都是在康熙心裡的,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他是太子妃的叔祖父,由此又想到了華善一系的現狀。咦?華善已經死了一年了?

這種事情康熙是不會記錯的,他還記得華善與弘暘是在同一個月死的呢,那一陣兒他很是心疼他家太子。華善一系全隱,石琳也已老病,看著撐不了多久了,不死也要致仕。

康熙開始留心華善系復出的相關事宜了,並且在權衡石琳的繼任者的問題。

康熙的準備是及時的,緊接著石琳的第二件摺子又到,這回是正式的以老病乞休了。由於之前已經跟康熙打過了招呼,並且把相關事宜交待得很明白,而康熙也已經想好了繼任者的問題,翻翻檔案,發現石琳沒留下什麼爛攤子,康熙痛快地讓石琳退休了。

新任兩廣總督也是旗人,漢軍旗,郭世隆。

康熙發完讓郭世隆繼任的上諭,就問伊桑阿:“朕記得華善過世整有一年了罷?其孫當可出仕了?國家正在用人之際,看看有什麼缺。”

皇帝親自過問了,這個缺就不能次了,康熙還不是一個好糊弄的皇帝,而伊桑阿又跟石家沒有冤仇不用下絆子。翻揀了幾個缺出來,交給康熙定奪——都是優差。

康熙看了看,都覺得不滿意:“給富達禮個護軍統領,侍衛裡還有缺麼?給慶德。觀音保……放到部院裡歷練歷練。”

伊桑阿樂觀其成,張玉書是漢臣,在涉及旗人的事情上,秉承著漢臣明哲保身的原則,只管聽康熙的命令就好。伊桑阿心道,看來皇上對石家還是很照顧的,對太子還是很關心的。而石家,畢竟是大族,根基很穩呢。

多少人丁一個憂回來,肥缺就沒了,為了補個缺要上下跑多少回關係花多少錢?石家人,只要家族還在,皇帝就不會忘了他們。

非(提供下載…3uww)常好的差使,結果富達禮同學上摺子請辭,理由極其正當:他是嫡長孫,要守滿三年孝,謝謝皇帝的好意,但是他還是決定做個好人。如果不守滿孝,那就是個不孝之人,皇帝要個不孝的人做什麼呢?

康熙看完富達禮的摺子,稍有不順之意,他是想把石家這小一輩兒給拉上來練練手,也算是為太子將來作些個人材儲備不是?石家家教不壞,人又上進懂事,很少惹麻煩,正是得用的時候。現在下推辭雖是情有可原,多少與康熙的計劃相悖,令他多少有些嘆氣。

猶豫了一下,還是準了富達禮所請。落筆寫了個“可”字,命叫胤礽過來。

胤礽接到命令,不敢耽擱,從毓慶宮直奔乾清宮,須臾便至。康熙正在看另一件摺子,說的是打箭爐的土番之亂已平。

小太監進來說:“萬歲爺,太子來了。”

“叫進來罷。”

胤礽進來,先除了件一斗珠的鬥蓬,才進了西暖閣見康熙。請安賜座賞茶,皇太子捧著茶碗笑對康熙道:“汗阿瑪,不知汗阿瑪叫兒子來有何吩咐?”

康熙一抖眉毛,推了兩份摺子過去:“看看這些。”

胤礽先翻第一份:“嶽升龍的摺子?打箭爐那裡……”又出事了麼?

唉,最近幾年不知道是不是風水的問題,各地少數民族紛紛用實際行動向中央表達了他們的不滿,這個四川打箭爐的土蠻,行動還在猺、苗之前,讓康熙很費了一番腦筋。

往下一翻,竟是平了:“恭喜汗阿瑪。”

康熙道:“平了是一喜。可恨打箭爐土番僅剩女子還要負隅頑

《非主流日系高階感女生寫真》 第23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