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01章 鼎鑊蜀臣 (第1/2頁)

短尾貓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我要選一個人出使東吳,並不是瞎胡鬧,任意的就讓一個文官就可以了。

因為什麼?因為我知道江東不乏周瑜之輩,陸遜之流......

他們工於心計,刻意刁難我孔明都系三番五次。

這個在赤壁之戰那時候已經彰顯無疑了。

此刻五路大軍聯合攻蜀,我派人去出使,一定系央求孫權不要出兵。

要不去人就是去喝喜酒?

這天下哪有這樣多的好事讓人去跑?

我孔明要選的人,必然是有德,有才,還得要具備膽識的。

而不是蜀中的一群泛泛之輩這些人一看到這大殿架著鼎鑊,劊子手一千立在大殿上下,早就嚇得屎落褲襠了......

這人還有用?

所以此番能派去的,定是要不辱使命之人。

這好一個鄧芝,整衣冠而入。

驅步行至宮門前,只見兩行武士,威風凜凜,各持鋼刀、大斧、長戟、短劍,直列至殿上。

鄧芝自然知曉其意,並無懼色,昂然而行。

至殿前,又見鼎鑊內熱油正沸。左右武士以目視之,鄧芝微微而笑。

在東吳的近臣引至孫權殿中垂簾前,鄧芝長揖不拜。

孫權令左右捲起珠簾,大喝道:“你作為來使為何不拜!”

鄧芝昂然挺胸回答:“上國天使,不拜小邦之主。”

孫權大怒道:“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酈生說齊麼?可速入油鼎。”......你可以去死了。

鄧芝大笑:“人皆言東吳多賢,誰想懼一儒生!”

“什麼什麼?”這孫權真轉怒道:“孤何懼爾一匹夫?”

鄧芝:“既不懼鄧伯苗,為何無端說那些個東西?”

孫權:“你不過是為諸葛亮來當說客的,來說動孤,絕魏向蜀,是不是?”

鄧芝:“我不過蜀中區區一儒生,特為吳國利害而來。閣下再此設兵陳鼎,以拒一使,是什麼原因使得東吳之主氣量這樣狹小,不能包容人?”

孫權一想也是,......聞言惶愧,即叱退武士,命鄧芝上殿,賜坐而問之:“吳、魏之利害如何?願先生指教我。”

鄧芝:“大王欲與蜀和,還是欲與魏和?”

孫權:“孤正欲與蜀主講和,但恐蜀主年輕識淺,不能全始全終。”

鄧芝:“大王乃當世之英豪,諸葛亮亦是一時之俊傑,蜀有山川之險,吳有三江之固,如果系二國連和,共為唇齒,進則可以兼吞天下,退則可以鼎足而立。今大王如果事實稱臣於魏,魏必期望大王朝覲,要挾你們的太子作為人質,為其內侍使喚,如其不從,則興兵來攻,蜀亦順流而進取。如此則江南之地,不再為大王擁有了。若大王以愚言為不然,屬下將就死於大王之前,以絕說客之名也。”

說完,撩衣下殿,直接就望油鼎中便跳。

孫權於是急命人去拉住他,請鄧芝入後殿,以上賓之禮相待。

鄧芝,此人確是有才能能看清時局,認清楚時政,不是一大群為官之德行虛有其表,空有其能。

孫權一聽這人就知道是胸懷大志的人才。所以以上賓之禮相待。

虧得一群江東鼠輩,還出餿點子來刁難他。其實在一群小人中彰顯個人的才能,也會是這樣的最終體現,古來朝政上沒有庭鬥,就沒有歷史上的軍事故事了。

人本身就都是不安本分的東西。畢竟皆為利益,誰不想得多?

孫權:“先生之言,正合孤意。孤今欲與蜀主連和,先生肯為我從中周旋麼?”江東還有十幾員驍將在我手中沒有釋放,這個人情我會給鄧芝。

要不然我精心設局又為那般?

鄧芝:“剛才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猶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於人?”

此刻輪到孫權心裡堵塞了,他毅然的說:“孤意已決,先生勿疑。”

於是吳王好意挽留鄧芝,招集多官問他:“孤掌江南八十一州,更有荊楚之地,反不如西蜀偏僻之處也。蜀中有鄧芝,千里而來而不辱其主,我們東吳此刻還並無一人能這樣入蜀,以達孤意。”

這是集團董事長開始求才。

忽然群臣靜默中,一人出班奏道:“臣願為使。”

所有高管側目視之,乃吳郡吳人,姓張,名溫,字惠恕,現為中郎將。

孫權搖頭話說:“恐卿到蜀見諸葛亮,不能達

《狼穴在哪裡》 第401章 鼎鑊蜀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