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曹爽之死 (第1/2頁)
短尾貓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司馬懿此刻立刻改變了原有的計劃,畢竟很多事情有了突然變故。
在司馬懿掌控曹魏兩個兵營大軍和武器裝備庫此後,城中曹爽的人都逃出去數個了,畢竟曹爽那個傢伙手裡,此刻還執掌著御林軍,暗殺他是不太可能了。
曹爽雖然繫個小人,但是這人畢竟手裡此刻拿著大軍的調兵虎符,他不得不會有所提防......
再說有小皇帝在其手中拿捏,自己遲早會有得罪責加身。
司馬懿立刻讓尹大目依令而去。
卻說曹爽正在山林間飛鷹走犬之際,心腹人等忽報,城內有變,太傅有上表。
曹爽帶著一群幕僚心腹在野外玩得正高興,聽到晴天霹靂的訊息,這人幾乎落馬。
我們且說黃門官捧表,正跪於天子駕前。
曹爽這時候也不打獵了,回到小皇帝身邊守著,拿到這上表拆封,遞給一邊近臣大聲讀之。
司馬懿這人厲害了,說的是:他身為徵西大都督、太傅——司馬懿,誠惶誠恐,頓首上表......先帝臨終前,詔陛下與秦王還有臣等,還拉著臣的手臂,千叮嚀萬囑咐,要我等此後以大事為念。今大將軍曹爽,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內則干政,外攬兵權...還以黃門張當為都監,獨攬朝綱社稷,派人監視皇族,窺視皇權,離間二宮,傷害骨肉。此時天下,人人自危,惶恐不安。此非先帝詔陛下,及囑臣之本意也。臣雖朽邁,不敢有忘誓言?太尉臣濟、尚書令臣孚等,都認為曹爽之人有不臣之心,何況其兄弟不宜典兵宿衛。(他們兄弟攬兵權還當皇城近衛,這豈不是不合規矩?刀把都在他們兄弟三人手上,這是想幹嘛?)所以我等舊臣已經上奏永寧宮,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
我等的意思就是罷除曹爽、曹羲、曹訓、曹彥這群人的兵權,以侯就第,不得逗留,敢有稽留,便以軍法從事。
臣等奉太后旨,屯兵於洛水浮橋,伺機而動。謹此上奏,伏於聖聽。”
魏主曹芳聽完,叫來身邊站著的曹爽說:“太傅要說的都在這裡了,你知道了如何定奪?”
曹爽此刻繫心裡清楚做了不臣的舉動,一時間手足失措,回顧二弟說:“我們該如何辦?”
曹羲就說了:“小弟愚鈍,此前也是跟兄長你說了,我們兄弟數人不合適全部執掌兵權,可是老大你執迷不悟,以致於我等兄弟能有今日。這司馬懿譎詐無比,孔明尚不能勝,何況我兄弟乎?不如把自己捆了去見司馬懿,以免一死。”
他話沒說完,這參軍辛敞、司馬魯芝到了。
於是當場這曹爽問城中的情況。
參軍辛敞、司馬魯芝二人是如實相告:“這城中軍兵把守得鐵桶相似,太傅帶大軍屯於洛水浮橋,其勢將不可阻擋。應當早定大計。”
幾人正說話時,司農桓範騎馬到了,對這曹爽說:“太傅已帶大軍兵變,將軍何不請天子幸臨許都,另外調外城兵馬以討伐這司馬懿?”
曹爽當時是哭笑不得的說:“我全家老小皆在城中,豈可投他處求援?”
司農桓範是跺著腳著急的說:“你都自身難保,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命,還顧得那些個?如今主公身隨天子,足可以號令天下,誰敢不聽命於你?豈可親自冒險,自投死地而去?”
曹爽聽到這裡也是猶豫不決,只是淌著虛汗。
司農桓範又建議道:“此去東郡城,不過是兩天一夜路程。其城中糧草,足夠軍中支撐數載。今主公別營兵馬,近在闕南,呼之即至。大司馬之印,掌中諸將盡數都在此地。主公便可急行,遲則休矣!”
曹爽這人終究是不可成事的隊伍到了這份上孰輕孰重亦不能斷,他猶豫著說:“諸位也是不要太逼我了,等我細細想一想。”
他有頭腦,真能想出更好的路子?
一會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也到了。二人進來說:“太傅只是因為將軍位高權重,朝中上下有諸多的言論,只不過要當著大家削去你們兄弟的兵權,別無他意。將軍可早些歸城。”
曹爽默然不語。其實此前他聽司農桓範的就對了。歷史中,幾千年的官鬥事實與教訓,已經完全體現,對手能給你活命的可能?
這是黨爭,勢必你死我活。
其實這就說明了,他就是個不懂得什麼叫真權謀,大算計的個愚人。
曹爽又見殿中校尉尹大目到。尹大目進來說:“太傅指洛水為誓,並無他意。有蔣太尉的手書在此。將軍可削去兵權,早歸相府。”曹爽於是就信以為真,打算回
《狼穴在哪裡》 第462章 曹爽之死(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